一位高僧,是一座大寺廟的方丈,因年事已高,心中思考著準(zhǔn)備接替之人。一日,他將兩個得意弟子用繩索吊放于寺院后的懸崖之下,對他倆說:“你倆誰能憑自己的力量,從懸崖下攀爬上來,誰將是我的接替之人?!边@兩個弟子,一個叫明堅(jiān),一個叫明遠(yuǎn)。
懸崖之下,身體瘦弱的明堅(jiān),屢爬屢摔,摔得鼻青臉腫,還頑強(qiáng)攀爬,當(dāng)拼死爬至半壁,無處著力時,摔落崖下,頭破血流,氣息奄奄,最后高僧不得不用繩索將他救助上來。而身體強(qiáng)健的明遠(yuǎn),攀爬幾次不成功后,便沿著懸崖下的小溪,順?biāo)拢鰳淞?,出山谷,然后游名山,訪高師。一年之后明遠(yuǎn)才回到寺中。高僧不但沒有罵他怯懦怕死,將他趕出寺門,反而定他為接替之人。
眾僧不解,高僧微笑解釋道:“寺院后懸崖極其陡峭,是人力不能攀登上去的。懸崖之下,卻有路可尋,若為名利所誘,心中則只有面前的懸崖絕壁。天不設(shè)牢,而人自在心中建牢。在名利牢籠之內(nèi),徒勞苦爭,輕者苦惱傷心;重者傷身損肢;極重者粉身碎骨。”
高僧將五彩袈裟和錫杖傳于明遠(yuǎn),語重心長地對眾僧說道:“師言要聽,但伸縮進(jìn)退變化,乃對人之道。明者因境而變,智者隨情而行。攀爬懸崖,是師出奇題,驗(yàn)看弟子心境如何。能不入名利牢籠,心中無牢,順天而行者,便是我的意中人?!?/p>
不久,高僧在安詳中圓寂。明遠(yuǎn)成為這座大寺廟的住持,寺廟香火鼎盛,僧徒日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