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年,我在湘西山區的一所希望小學任教。
學校坐落在深山里,只有3間簡陋的平房,除了我以外,還有兩名當地的老師。我們每人教兩個年級的全部課程,我負責的是三四年級混合班。
在我的班上有一個學生叫張山林,他的父母雙雙殘疾,家境十分貧寒,他每學期的讀書費用都是由省城的一個叫賀滔的記者資助的。聽校長介紹,在張山林讀一年級的時候,賀滔到學校來采訪,當他了解到張山林的家境情況后,便決定資助他讀書。每次開學的時候,賀滔都會準時把張山林的學費寄來,還寫信給他,鼓勵他要克服困難,好好學習。這樣的資助一直到現在。張山林是個懂事的孩子,他知道自己讀書的機會來之不易,所以十分刻苦,成績一直名列前茅。
張山林沒有見到過賀滔,他只知道資助他讀書的叔叔是一名記者。那天,他問我:“老師,記者是干什么的?”我告訴他,記者就是到處采訪別人,不講假話只說真話,喜歡幫助別人的人。張山林聽了后說:“我長大了也要去當一名記者,跟賀滔叔叔一樣。”每次跟他談起賀滔的時候,他都會把目光深深地投向遠方的藍天,流露出一副與他年紀不相吻合的神情,我知道他這是在想念他的賀滔叔叔了。張山林在他的一篇題為《我最想念的人》的作文里寫道:
“我最想念的人就是賀滔叔叔,他是一名記者,也是一個喜歡幫助別人的好叔叔……賀叔叔資助我讀書,不僅給我寄來課外書,文具盒,還經常給我寫信,要我好好學習,將來考上大學,做一名對國家有用的人。可是直到現在,我都還不知道他長得什么樣子。昨天晚上我做了一個夢,夢見自己見到了賀滔叔叔,我要是能親眼見到賀滔叔叔那該多好啊!”
一次,我問張山林想不想到城里去看看幫助他的賀滔叔叔。張山林眨了眨明亮的大眼睛,使勁地點了點頭,說:“想!可是我不知道他住哪兒。”說完他抬頭望著我,“老師,你是從城里來的,你能代我去看賀滔叔叔嗎?要是你能去的話,就告訴他我會照著他的話努力學習,會做一個有出息的好孩子。”
望著孩子充滿懇切的眼睛,我的心頭猛地一熱,決定趁暑假回母校參加同學聚會的時候,一定去報社見賀滔一面,順便把張山林的作文也一起帶去給他看,要讓賀滔知道,他這幾年的無私資助是有價值、有意義的。我用手輕輕地撫摸著山林的腦袋,對他說:“會的,今年暑假老師一定代你去看賀滔叔叔,代你向他問好。”聽我答應了,山林開心地笑了,他把眼睛投向窗外,那里是一方湛藍的天空,我知道,他又在想念他的賀滔叔叔了。
那年暑假,回到省城后,我按照賀滔信封上的地址找到了報社。當我向工作人員說明我的來意后,他們每個人臉上的表情都顯得格外凝重,我不知道發生了什么事情。這時,賀滔的部主任把我帶到他的辦公室,向我講述了事情的原由:
去年夏天發生了百年不遇的洪澇災害,賀滔主動請纓到抗洪一線采訪。那天,他正在采訪的時候,為了搶救一名落水的群眾,不幸被洪水沖走,獻出了自己年僅28歲的生命。后來,他們在整理賀滔遺物的時候,才知道他幾年來一直資助著5個像張山林一樣的貧困孩子。為了繼續賀滔的愛心資助,也是為了懷念他們曾經的同事,他們部室便以賀滔的名義繼續資助這5個孩子……
我把張山林寫的那篇作文拿出來給他們看。他們一個傳一個,默默地看著張山林的作文,整個房子里的空氣都凝固了,有兩個女記者看著看著眼淚就簌簌落了下來。部主任對我說,他們會把賀滔的愛心延續下來,一直到這5個孩子大學畢業,但他要求我為他們保守這個秘密,不要把真實的情況告訴孩子們,就讓他們繼續感受賀滔的愛心吧。
回到學校后,在開學的第一堂課上,我站在講臺上告訴張山林和班上的學生,暑假里我在省城的報社里見到了他們日夜想念的賀滔叔叔。我告訴他們,賀滔叔叔是一位非常富有愛心,工作非常勤奮的人,而且,這個社會上有很多的叔叔阿姨都像賀滔叔叔一樣富有愛心、熱心助人……講臺下,16個純真無邪的孩子靜靜地注視著我,專心地聆聽我的講述。
最后,我對班上的學生說:“老師今天在這里留下一個秘密,是一個關于愛心的秘密,等你們長大了我就會告訴你們。”我相信,到那個時候,他們會讀懂這個關于愛心的秘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