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見傘,我便想起了母親,心里也便涌起了一種溫暖的感覺……
小時候,我們村里沒有學校,要跑到八里外的鎮上去上學。路途遠,最怕遇上下雨天。冷不丁半路上下起了大雨,便會被澆成“落湯雞”。那時候,我多么盼望有一把傘呀!
有一回,放學的路上,我又淋了雨,回到家就病倒了,通身燒得滾燙滾燙的;娘摸著我的頭,眼圈兒便紅了。那時候,我還小,不懂事,竟不能體諒娘的難處,說:“要有把傘就好了,咱買一把吧!”
娘沉思良久,最后一字一句地說:“買,咱買一把。”
聽了娘的話,我半信半疑。那年月家里的生活十分艱難,哪有錢給我買傘呢?可是,我知道娘的脾氣,對孩子,她從來都是說一句是一句的。
這天晚上,她早早地上了織布機,腳一蹬,手一搬,“哐里哐當”,滿屋里便都是織布聲了。這一夜,我枕著織布聲入睡。一早醒來,織布聲還在響。啊,娘織了一夜布。我悄悄地走到娘跟前,顫抖地喊了一聲:“娘!”娘用熬紅的眼睛看著我,不自然地笑了笑。我的淚水奪眶而出,說:“娘,你別再熬夜了,我不要傘了!”
娘笑笑,說:“傻孩子,傘,咱還是要買的。娘多熬幾夜就有了……”
終于有一天,娘賣了布。從集市上賣布回來,娘一臉喜氣,見了我立即打開了印花包袱,喜眉笑眼地說:“拿去吧,你要的傘!”
啊,傘!我驚叫著,從娘手里接過傘來。這是一把八角黃油布傘。我撐開,合上,再撐開,再合上,舉起來,擰動傘柄,讓它在空中旋轉。欣喜之余,我偶一抬頭,望見了娘那帶笑的黃油布似的臉,心里一酸,眼里涌出了淚水……
從此,這把黃油布傘伴隨我從初中升高中,讀大學,一直到參加工作。漸漸地,這把黃油布傘落伍了,我卻舍不得扔掉它。只要我帶著這把傘,仿佛母親就在我身邊,使我忘不了母親和母親對我的愛。
讀后自檢(請語文老師指導閱讀)
一、請你為文章劃分段落層次,并概括出每層的意思。
二、文中“我偶一抬頭,望見了娘那帶笑的黃油布似的臉”這一比喻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三、想想文章的標題為什么定為“傘的故事”?“傘”是貫穿全文的一條線索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