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構又稱布局,是文章的骨架。很多同學積累了豐富的材料,卻因為沒有掌握好布局的方法,不會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結構,使得作文水平一直不高。那么,應怎樣去合理地安排文章的結構呢?
材料選定后,可根據表達主題的需要,沿著一定的思路把材料合理地組織起來,形成一個統一的整體;還要充分考慮到如何安排好層次段落、處理好詳寫略寫、設計好開頭和結尾等等。
一、理順線索。
文章線索清楚,才能做到敘事有頭緒。寫作文時可采取:
1、以時間為線索;
2、以主要事件為線索;
3、以人物為線索;
4、以情感為線索。
二、安排好層次。
層次一般可按“總———分———總”“總———分”“分———總”的形式安排,也可按時空順序或事物發展變化的順序來安排,但要注意段落之間要保持連貫性。每一層次可以有幾個自然段,也可以只是一個自然段。
三、確定詳寫略寫。
凡是能夠突出主題的重點材料,應該詳寫,次要的材料可略寫。詳寫是為了突出重點,使主題更深刻、更鮮明;略寫是為了照顧全局,使主題更全面、更完美。
四、注意安排文中的照應。
在一篇文章里,有的內容雖然在前面講過了,但后面還有必要交代一下;有的內容雖然主要放在后面說,但是有必要在前面先提一下,這種寫法叫照應。常見的照應方法有:
1、結尾與開頭照應;
2、前后文照應;
3、行文與標題照應。
有了照應,容易把事情說得更加清楚,也會使文章前后聯系得更加緊密。
五、寫好開頭與結尾。
開頭和結尾是文章的重要組成部分。“開門見山”是常用的一種寫作方法。俗話說:文無定法。同學們還可根據不同的體裁、不同的主題去采用不同的開頭方法。
結尾的方法也可以是多種多樣,如總結性結尾、啟發性結尾、抒情性結尾、號召性結尾等等。好的結尾能給人留下豐富的想象余地。如人教版六年制小學語文課本第十二冊中《窮人》一課的結尾:當漁夫聽說鄰居西蒙病死后,讓桑娜把西蒙的孩子抱回來,桑娜卻坐著不動。當漁夫再次催促時,桑娜拉開帳子說:“你瞧,他們在這里啦!”文章到此戛然而止,出人意料,引人思考和回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