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的生活就像一朵朵浪花,呈現出亮麗的光彩:有課堂內外的學習嬉戲,有社會景象的絢麗多姿,也有家庭成員的歡聲笑語。那么如何將這一朵朵生活的浪花展現出來,讓它呈現出五彩繽紛的景象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細細體味吧!
一、展現生活中的童趣
小朋友的生活都離不開一個“趣”字,只要細心觀察,便會發現生活中特有的情趣。下面,讓我們隨黃洋同學一起來感受感受《拉鏈壞了》(片段)這種尷尬中的童趣吧!
到了廁所,我低著頭,弓著腰,使勁拉,可拉鏈就是紋絲不動,沒多久就累得我腰酸背痛,汗流浹背。廁所里的一陣陣臭味熏得我頭昏腦脹,我已顧不了這些,急著要把拉鏈修好,可拉鏈好像故意跟我作對似的,就是不動。我干脆把褲子脫下來,用勁抓住褲腰往下拉,只覺手一松,我心里無比高興,可再一看,傻眼了:拉扣掉了。我趕緊往上裝,可怎么也裝不上。“冬冬冬……”一陣急促的腳步聲由遠而近,我趕緊穿褲子,剛穿上一只褲管兒,只見“烏鴉嘴”黃燦進來了。
“你和我演場戲,行不行?”“嗯,不行。要是讓老師知道我在說謊,那我死定了。”“天知地知,你知我知,我倆都不說,還有誰知道?”“那好吧。”“你走前頭,我走后頭,我搭著你的肩,你擋住我的‘大前門’。”我們走到老師面前,黃燦開口了:“老師,他肚子痛,想進教室休息。”“嚴重嗎?要不要我帶你去醫院?”“不不不,我這是老毛病了,休息一會兒就會好的。”老師的話嚇得我出了一身冷汗。“那好吧,黃燦,你送他去教室。”哇,終于闖過了這關,謝天謝地!我心里暗自慶幸。
我相信在讀的過程中,你一定會發出笑聲,因為小作者毫不掩飾地寫出了生活中的童趣。拉鏈壞了,急得人“汗流浹背”,修了半天也修不好,最后只好和黃燦同學演了一出雙簧戲,卻又生怕被老師識破,真是又急又氣。是啊,誰不會為有這樣的生活小浪花而感到生活的多姿多彩呢!
二、采用生活化的語言
生活中最讓人感到親切的便是生活化的語言,它讓人物形象鮮活靈動,尤其是那些歇后語、俗語,以及從其他方面借用來的一些詞語,更讓生活中的小浪花平添不少情趣!下面,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譚夢昕同學寫的《爸爸減肥記》(片段),你一定能感受到生活化語言的魅力!
“熱死我啦!”老爸在躺椅上嚷道。一到夏天,爸爸就熱得受不了。躺椅上濕漉漉的,電風扇一個勁地狂吹,有時還有空調的“熱情幫助”,可爸爸還是“外甥打燈籠——照舊(舅)”!
經過幾天的冥思苦想,我終于想出了一個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辦法——減肥A計劃。爸爸聽了,舉雙手贊同。我光榮地自薦為“項目經理”,媽媽為“監督員”。
你看,這里運用了一些生活中常用的語言,“熱情幫助”“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辦法——減肥A計劃”,還有歇后語“外甥打燈籠——照舊(舅)”。同時,作者還借用了生意場上的一些語言,如“項目經理”“監督員”。正是這些富有生活氣息的語言,讓我們平常的生活顯得情趣無限!
三、創設戲劇般的情境
創設戲劇般的情境,是指通過神奇而合理的想象,為生活中一些平常的事情想象出戲劇般的情境。電影電視、卡通木偶,科幻童話……一切都可作為戲劇般的情境。這樣,平平常常的生活便會產生意想不到的情趣——源于生活而又高于生活,似戲劇而又并非真正的戲劇,從而讓人感受到生活藝術的魅力。你看,殷芳芳同學的《我們班的“縣官辦案”》就把平平常常的一節語文自習課創設成了古代縣官辦案的頗具戲劇性的情境。
宣布升堂后,黃杰一本正經地高喊:“帶原告上堂!”正在做作業的李小偉還沒弄清楚是怎么回事,便稀里糊涂地被幾個衙役“提”到了公案桌——講桌前。“你想告誰,快快如實道來,本官好為你做主!”李小偉一頭霧水,不知從何說起,只好搖了搖頭。
“大膽!”“縣官”將驚堂木——黑板擦狠狠一拍,“你,竟敢無事生非!該罰!該罰!你趕快把第一份公告《桂林山水》一字不漏地背出來;否則,就罰你去‘駐守邊疆’。”
李小偉看到這情景,也只好開始背起課文來,哪知他背得有些結結巴巴。“縣官”一聽,更是生氣:“連我們‘皇上’的公告都不會背,這不是犯了‘欺君之罪’嗎?來人啊,給我拉出去‘駐守邊疆’!”幾個“衙役”立即將他連推帶拉“押送”到了邊境——教室外面去了。
你聽聽,古代官員的語言:“帶原告上堂!”“快快如實道來,本官好為你做主!”“皇上”“欺君之罪”“駐守邊疆”;你看看,古代升堂辦案的擺設:公案桌、驚堂木。它們竟“跑”到同學們的作文中來了。這些古代官員的語言與古代官員辦案的擺設不正為我們創設了一幅“升堂辦案”圖嗎?細細讀來,不禁讓人領略到了上語文自習課的情趣。
四、刻畫特寫式的情節
生活浪花是由一組組生活情節構成的,我們要善于用眼睛去發現精彩情節。當用特寫的方式描繪出生活中的精彩情節時,我們便會感受到一朵朵生活浪花的精彩紛呈與真實細膩。
下面一位同學寫的《打針》(片段),就采用了電影中的“慢鏡頭”特寫手法,把打針這個生活細節全面地展示給了觀眾:
你看,他已經把胳膊伸到了醫生面前。也許是為了顯示勇敢,他還特意沖同學們做了個鬼臉,把同學們都逗笑了,教室里的氣氛頓時輕松了許多。可是,當醫生用藥棉給他消毒時,我卻分明看見他的胳膊輕微地抖了一下,我的心也不由得緊張起來。當醫生舉起了針,他再也笑不出來了。只見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針尖,在針頭扎進皮膚的一剎那,我發現他的眼睛緊閉了起來,上牙使勁地咬著下嘴唇,眉頭也緊皺了起來。是不是很疼?我心里直犯嘀咕。
“我不打!”說完,我拔腿就跑。他們畢竟是男同學,過來就把我抓住了,然后一邊一個,架住我的胳膊就往教室里跑。我使勁掙扎,可是一點兒也不管用。他倆就像老鷹捉小雞似的,把我送到了醫生跟前。唉,真后悔平日沒多吃點兒東西,長得壯一點兒,那樣,就不會這樣慘了。也罷,“好漢不吃眼前虧”,為了日后不成為同學們的笑料,挨一針就挨一針吧!我閉上雙眼,把胳膊伸了過去……
這里,正是運用了電影中“慢鏡頭”的特寫手法,讓本來只有半分鐘的打針過程變得形象生動,特別是醫生舉針前的那一刻,“慢”得扣人心弦:“只見他的眼睛緊緊地盯著針尖。”“他的眼睛緊閉了起來,上牙使勁地咬著下嘴唇,眉頭也緊皺了起來。”打針前一剎那的情景,全被小作者的眼睛細心地“收集”到了一起。還有,輪到“我”打針時,對“我”的矛盾心理的刻畫——“真后悔平日沒多吃點兒東西,長得壯一點兒。”“也罷,‘好漢不吃眼前虧’,為了日后不成為同學們的笑料,挨一針就挨一針吧!”細膩而真實,從而讓打針這一生活細節變得十分細膩、深刻。
一位哲人說過:“生活中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發現美的眼睛。”讓我們從現在開始,多多觀察生活,細細體味生活。過不了多久,你一定會擁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也一定會把生活的浪花寫得五彩繽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