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簡介
在1866年,海上突然出現(xiàn)了一個龐然大物,它比鯨魚大多了。這引起了全世界的轟動。
后來,許多航船都撞上了這個怪物,且蹤跡全無。法國政府聽到了這件事,邀請披皚爾去消滅它。披皚爾和仆人康塞爾上了船,在船上遇見了尼德。他們的船在海上轉悠了幾圈后便發(fā)現(xiàn)了這個怪物,因受到怪物的攻擊,船沉了。
很幸運的是,披皚爾、康塞爾和尼德被救了上來,他們識破了大怪物的真面目,原來是一艘潛水艇。他們被船上的水手救了上去,見到了船長。這名船長名叫尼默,本來是一個印度王子,因討厭人世間的險惡而創(chuàng)造了這艘潛水艇。尼默船長要求他們三人從此隨他在海上永遠生活下去,披皚爾等見處境既然已經(jīng)這樣,只好答應條件。尼默船長高興極了,就帶他們參觀整個潛水艇。潛水艇的外觀是雪茄型的,它的體積為1502立方米,排水量是1500噸。艇內非常豪華,各種設施應有盡有,完全可以比得上一座宮殿。潛水艇的動力是電,船長用海里豐富的鈉來發(fā)電。這艘潛水艇名叫諾第留斯號。
披皚爾、康塞爾、尼德在諾第留斯號上度過了很多天,他們去了海洋森林打獵;穿過了夏威夷,馬貴斯;在印度洋上奔馳;到錫蘭采珍珠,還遇上了大白鯊。他們越過紅海,到了南極圈,不幸遇上了可怕的冰山。這時,正在浮動的冰山倒塌了。不過還好,人都沒有受傷,潛水艇也沒有什么大礙。
后來,他們又遇上了先前追捕諾第留斯號的船,尼默為了報復,將船上的人全都殺死了。披皚爾他們覺得尼默很殘忍,就偷偷地離開了,最終回到了祖國大陸。
讀后感言擷取
——我被《海底兩萬里》深深地感動了,尤其是冰山這一節(jié)內容,使我激動不已。
——想想他們,竟在最危險的時候一點也不害怕,頭腦十分清醒,敢于同危險作斗爭。再聯(lián)想到自己,我是那么的膽小,怕黑,在夜間走路,只要草發(fā)出“沙沙沙”的響聲,我就會覺得好像有什么蛇準備襲擊我,好像有小偷準備抓我……我腦子里只想著這些,連晚上睡覺也這樣想。
——《海底兩萬里》一書給了我勇氣,我應該學習他們那種在危險的情況下,不害怕,頭腦清醒,勇于面對現(xiàn)實的無畏精神。
——這本《海底兩萬里》雖然是冒險小說,但它對我的觸動很大,它讓我開始勇敢地面對現(xiàn)實,不當縮頭烏龜。
作者簡介
凡爾納是19世紀法國作家,被譽為“科學幻想小說的鼻祖”。1828年,凡爾納生于南特,1848年赴巴黎學習法律,寫過短篇小說和劇本。1863年起,他開始發(fā)表科學幻想冒險小說,以總名稱為《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奇異的漫游》一舉成名。代表作為三部曲《格蘭特船長的兒女》《海底兩萬里》《神秘島》,主要作品還有《氣球上的五星期》《地心游記》《機器島》《漂逝的半島》《八十天環(huán)游地球》等20多部長篇科幻歷險小說。凡爾納的作品形象夸張地反映了19世紀“機器時代”人們征服自然、改造世界的意志和幻想,并開了西方現(xiàn)代科幻小說的先河,我國的科幻小說有很多也受到他的作品的啟發(fā)和影響。凡爾納的作品情節(jié)驚險,人物生動,融知識性、趣味性、創(chuàng)造性于一體,他提出自然科學方面的許多預言和假設,至今還啟發(fā)著人們的想象力,他的作品被譯成數(shù)十種語言在世界各地廣為流傳,深受數(shù)億讀者的喜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