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11月7日上午8時30分,全縣小學生田徑運動會女子跳高預決賽開始了。我穿著1309號運動服和教練湯老師一起來到比賽場地。沒過一會兒,參賽的另8名選手和他們的教練也都來了,拉拉隊、觀眾也來了,把比賽場地圍得水泄不通。
參加這個項目的有9名小選手。嗬!3310號高高的個子,長長的腿,一看就知道她身手不凡,但我更堅信自己的彈跳力———鹿死誰手還是個未知數呢。
湯老師幫我找好起跳點,讓我先試跳。不一會兒正式比賽開始了,80cm、85cm、90cm、95cm,其他8位選手都輕松地躍過去了,每次當裁判員叫到1309號時,湯老師都對裁判說:“免跳。”并叫我在一旁做正壓腿、側壓腿、下壓、上跳,目的是要把肌肉、韌(rèn)帶拉松。
裁判員再次喊1309號時,湯老師看到已經淘汰(tài)了兩名小選手,這才讓我去跳。我來到起跳點,助跑、起跳、騰空過桿、落地,輕松自如。
橫桿一次一次升高。賽場就像沒有硝(xiāo)煙的戰場,龍爭虎斗,各不相讓。103cm,7人一并過,106cm,淘汰了兩人,109cm,這是我平時訓練的最高高度。我輕松自然,不斷加速,越跑越快,在離橫桿約半米處,以髖(kuān)帶動大腿,大腿帶動小腿,最大限度使身體向上騰起。可是,由于助跑速度太快,起跳用力太猛,導致后腿上抬不足,“啪”的一聲,橫桿落地,我第一次試跳以失敗告終。這時,湯老師把我叫到場地的旁邊,一邊讓我做準備活動,一邊對我說:“澤蕊,你的助跑強有力,重心又保持恰當,起跳騰空也還可以,只是后腿抬起不夠,才把橫桿碰落。下次跳,只要注意這點就可以過了。”裁判員再次叫到“1309號”,我吸取了上次的教訓,助跑、起跳、過桿、落地,一氣呵成。109cm的高度,只有3310號在第三次試跳時過桿,其他運動員都被淘汰出局。112cm,我第一次試跳就有驚無險地過關了,而3310號三次試跳均未過桿。
橫桿要再次上升,因為115cm是縣記錄,教練湯老師就對裁判說:“升到116cm。”又轉過身來對我說:“你跳,跳了就是敢于拼搏,就是成功者,當然,如果能打破記錄則更好。”我也很想跳過去,可是三次試跳都失敗了。
我并不因為沒有破記錄而難過,因為這屆運動會我跳過了112cm的高度———我從未跳過的高度,同時,我也明白了一個道理:刻苦訓練、頑強拼搏就有收獲。我相信:有付出就有收獲,愛拼才會贏。
(指導老師:湯大維)
簡評:小作者緊緊抓住跳高比賽的特點,詳細生動地描寫了自己在比賽過程中的動作表現與感受,把比賽經過寫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有條不紊,且層次分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