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的擁抱
一個小孩好奇地問他的媽媽:“為什么電視里的叔叔、阿姨分別的時候要擁抱,回來的時候還要擁抱呢?”媽媽一聽就愣了,她沒想到一個3歲大的孩子會突然問她這樣的問題。可望著一臉天真的孩子,她又不忍心拒絕他。她仔細地想了想,說:“因為他們都想讓對方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呀。”小孩一聽就笑了,然后晃著小腦袋問:“為什么他們都想讓對方聽到自己心跳的聲音呢?”這回輪到媽媽笑了,只見她一把抱過小孩,把他的頭緊緊地貼在自己的胸膛,說:“因為,因為啊……你聽到媽媽的心跳聲了嗎?”小孩在她的懷里掙扎著,然后伸出雙手緊緊摟住了她的脖子。媽媽用手輕輕地撫摩他的頭,帶著一臉的沉靜說道:“因為我愛你,孩子。”“媽媽,我也愛你。”小孩在她的耳邊輕輕地唱。
最美的解釋
一位父親在向自己的小孩解釋為什么媽媽離開家后就再也沒回來過,說:“世界上的爸爸、媽媽都是天上派下來的仙女,是專門飛來照顧孩子,陪孩子一同好好長大的。咱們家里,有爸爸一個人照顧就行了,所以,媽媽才放心地離開我們,飛到一個很遠的地方,去照顧別的需要照顧的孩子去了……”若干年后,這個已長大的孩子在回憶那一幕時說,這是他一生中聽到過的父母在孩子面前對“離婚”最美、最好、最陽光燦爛的解釋。
最美的諾言
一位澳洲小提琴演奏家曾回憶說,有一次,他意外地在自己的臥室堵住了一個頭發蓬亂、臉龐瘦削的少年小偷,小偷正準備拿走他最喜歡的阿馬提小提琴(一種十分名貴的小提琴),正當他準備沖上前去抓住那個少年時,突然發現少年的眼里充滿了惶恐和絕望。而就在那一刻,他改變主意了,臉上憤怒的表情也被微笑代替,不僅如此,他還作出了一個驚人的決定:他不僅把這個孩子“錯”認為房子主人“拉姆先生”的“外甥魯本”,而且還以“管家”的身份將那把名琴送給了他。
幾年后,在該國墨爾本一次高中生音樂比賽中,擔任評委的他在頒獎結束后突然發現獲得第一名的小提琴選手拿著一只小提琴匣子跑到自己的面前,臉色緋紅地問:“先生,您還認識我嗎?您曾經送給我一把小提琴,我一直珍藏著,直到有了今天!今天,我可以無愧地將這把小提琴還給您了……”原來他就是“拉姆先生的外甥魯本”!他的眼睛濕潤了。
最美的可能不是最昂貴的,它甚至常常簡單表現為一次輕柔的擁抱、一則動人的故事乃至一句善意的謊言。但最美的一定是讓人刻骨銘心的,因為它來自最美的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