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喜歡聆聽落葉。那靜美的沙沙之音猶如一件披在塵世的袈裟,古老的幽寂從林間傳來,令人著迷,令人心生出十分的清涼。但聽得久了,就有了孤獨,就想走出去尋找。
幸福是不是這樣?和落葉一般的面孔:綠中泛黃,黃中帶綠,你若以好心情看它,便是墜滿露珠的青蓮一枝,你若以壞心情看它,卻是一朵干枯多年的七里香。
人生常遭缺憾之襲,而我們總妄想將完美的生活收入杯中。于是,傷痛、麻木、沮喪以至絕望,尚未蒼老的皮囊,呈現龍鐘之態。因此幸福需要提醒。
下面是關于幸福的N種定義。張小嫻說:禮物不是最重要的,當我知道他為我做了某事,我會很感動。某女作家說:我自助旅行之前,他幫我把大皮箱搬到機場,并且陪我喝一杯咖啡,再送我出關。我在外國的時候,他會算準當地的時間,在我就寢之前,撥電話來說哈羅。職場男人說:回家,倒頭睡一個飽飽的覺,睡醒,她說:“要吃飯嗎?”官場男人說:在我需要獨處的時候,她會默默離開。在我極度沮喪時,愿意當我的情緒垃圾桶。
幸福如此簡單。幸福竟然是我們的鄰人、親人、朋友。幸福常常無香,像翻了很多遍的書頁,因為沉浸太久,反而淡忘為理所當然。
人生第一件事,就是要發展我們認知幸福的能力,儲蓄我們的健康精神。梭羅畢業于哈佛大學,他沒有像其他同學一樣,去經商發財或走向政界成為明星,而是選擇了瓦爾登湖。他建起了小木屋,開荒種地,看書寫作靜思,用瓦爾登湖澄澈的水丈量人生,過著原始而簡樸的生活,直到得肺病在康德死去。人生態度決定選擇的結果,梭羅義無反顧,大自然是他唯一的歸宿,他離幸福很近。
違背所愛的,就有走錯路的感覺。活在自己該活的領域,做著自己天性中該做的事情,就是自己真正的主宰。
浪費生命等于自殺,殺掉了生命中種種立起的機會,而漠視幸福也不見得高尚,那等于拋棄情感。亞里士多德說過,如果做豬快樂,做人痛苦,他寧愿做人。
佛家偈語:“我有明珠一顆,久被塵勞封鎖,而今塵盡光生,照破山河萬朵。”倘若有一雙善于發現的眼睛,有一顆善于體察、敏感的愛心,幸福的“明珠”必然“照破山河”。
當愛情塵埃落定,婚姻亮起綠燈,幸福的雪鴻泥爪片片隱藏在油鹽醬醋,乃至尿布、爭吵之中,那時,幸福是一杯裊裊清茶,是給你深夜開門的人,是一個雖不完美卻完整的家。
幸福并無絕對的標準,幸福只關乎心靈。正如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幸福亦是滋味萬種、儀態萬方。提醒生命,請從幸福開始——“從明天起,我要做一個幸福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