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前,我和太太瑪麗安在休士頓綠意廣場經(jīng)營美容院時,有一個名叫李萬夫的越南人每天都會過來向我們兜售甜面圈。
李白天在一家面包店工作,晚上和太太聽錄音帶學英文,每天晚上就睡在面包店后面房間的睡袋里。
在越南,李萬夫的家可以稱得上是東南亞的首富之一,他們擁有北越近1/3的土地,有家族工業(yè)并擁有房地產(chǎn)的巨額股份。然而,李的父親死于戰(zhàn)亂,他和母親被迫搬到南越,他在那里接受教育成了一名律師。
像他父親一樣,李后來也飛黃騰達了!他發(fā)現(xiàn)了一個機會,那就是建造住房,以容納南越越來越多的美國人。沒多久,他就成了國內(nèi)最成功的建筑商之一。
然而,李被冤入獄,監(jiān)禁多年。
刑滿釋放后,李開了家捕魚公司,后來他又成了越南最大的罐頭制造商。
當李知道美國軍隊及使館人員即將從他的國家撤退后,他做出了一個改變一生的決定。
李把他貯藏的所有黃金拿出來裝在一條漁船上,然后和太太把船開向泊在港口的美國大船,他用所有的財富和美軍作交換——帶他們離開越南并平安抵達菲律賓。在菲律賓,李和太太被安置在一所難民營里。
經(jīng)由特殊渠道得以見到菲律賓總統(tǒng)之后,李說服了總統(tǒng),他把一艘船改造成捕魚船,李又重操舊業(yè)。兩年后,當他離開菲律賓前往美國之時,已在菲律賓成功地發(fā)展了整個捕魚工業(yè)。
但在前往美國的途中,李變得心神不定、憂郁起來,因為一切又必須空手從頭再來。他太太看見他走近船的欄桿,好像就要跳下去的樣子!她對他說:“李,如果你跳下去,我該怎么辦呢?我們已經(jīng)在一起這么久了,也一起經(jīng)歷過這么多苦難,我們可以再一次同甘苦共患難?!边@正是李萬夫所需要的鼓勵。
當李和太太在1972年來到休士頓時,他們真是一貧如洗,而且一句英語也不會說。當時李和太太住在他堂弟開的面包店后面的房間里,他堂弟的面包店也在綠意廣場,距我們那時開設的美容院不過一兩百米遠。
接下來是李的故事里最令人深省的部分。
李的堂弟讓李和他太太在面包店里工作,扣稅之后,李每周拿175美元回家,他太太則掙125美元,也就是說,他們的年收入是15600美元。當時,只要他們存夠了3萬美元的頭期款,他堂弟就愿意把面包店轉讓給他們。
他們決定繼續(xù)住在面包房后面的房間里,兩年來他們都是在綠意廣場的廁所里擦澡以保持身體干凈,所吃的食物也幾乎都是面包店里賣的東西。兩年來,他們每年的花費,就只有600美元,其余的錢就省下來做了頭期款。
李后來解釋了他的如意算盤:“如果我們住在公寓里,我們就必須付租金,當然,我們一周300元的收入夠繳房租,可是我們還會要買家具,然后也要有上下班的交通工具,那意味著必須買一輛車,這樣一來又得加油買保險,有了車,我們可能又會想去玩,想著裝打扮。所以我知道,如果我們住到公寓里,我們就永遠存不到3萬美元了!”
當他和太太存夠了這3萬美元,買下面包店之后,李再一次坐下來和太太懇談,他說他們還欠堂弟9萬美元的余款,盡管過去兩年生活艱難,但他們還是要在那間房間里再住一年。不到3年,李氏夫婦就付清了9萬美元的借款,從此,他們才完全獨自擁有此項利潤極豐的產(chǎn)業(yè)。這時,李氏夫婦才搬到他們的第一間公寓。
李萬夫今天是個百萬富翁了嗎?我要很高興地告訴你——何止百萬,已經(jīng)超過好幾倍了!
選自《今日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