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高校不是大公園
藍才
“十一”長假,姐姐帶著小外甥來京游玩。和大多數母親一樣,她不僅希望兒子看到天安門的排場以及游樂園的熱鬧,也希望兒子感受一下北京高等學府的氛圍。這個愿望,到北京旅游的人都有。
我和妻子先陪他們到清華大學,校園里有許多和外甥一樣的小孩,在大人的陪同下,蹦蹦跳跳地歡叫著。外甥很興奮,不停地要求拍照。
兩小時后,我們來到了北京大學西門,卻被保安告知,北大是學校,不是公園,節假日不歡迎游客。看到怏怏不樂的外甥,我鼓勵他:“算了吧,以后有本事自己考北大,就可以堂堂正正地走進這個校門了。”
誰知道外甥愣愣地,只說了一句:“才不要!有本事也只考清華。”
也許北大真的有很多理由來關緊大門,也許參觀完北大的孩子不一定能成為棟梁,但海納百川,有容乃大,拒絕別人的,又如何讓人不拒絕你?
中秋節不在八月十五
曾穎
門衛的兒子兵娃和院里的小朋友胖胖在爭論一個問題,兩人叉著腰漲紅著臉,看上去急需一個裁判,而我來得正是時候。
兵娃性子急,拉著我的袖子,很迫切地說:“叔叔,你說說,中秋節是不是八月十六?”
見他滿臉汗珠非常焦急,我覺得有些蹊蹺。
胖胖也很焦急,他說:“叔叔,中秋節明明是八月十五,我爸媽每年這一天都會帶我吃月餅,我記得很清楚!”
兵娃不甘示弱:“不是八月十五,明明是八月十六,我爸每年都是這一天給我買月餅的!”
我記得,去年八月十六,也就是中秋節第二天,門衛老黃買菜回來時,小心翼翼地藏著一盒月餅。其實,很多人都是在這一天買月餅的,因為這一天,月餅像公主變成黃臉婆,一下子掉了十分之九的身價。那天夜里老黃和兵娃坐在院里,面前的小方凳上放著月餅,兵娃脆生生地唱:“八月十六月兒圓呀!爸爸給我買月餅呀……”
他們的中秋節,的確不在八月十五。
妙口號不靠好創意
蒙澈
女兒的學校開展普通話推廣活動,老師要求她們想五個口號。我想來想去沒靈感,女兒干脆自己折騰去了。到晚上,她搗鼓好了五條口號,很得意地拿來給我看:
今年過節不說話,要說就說普通話;
我們的目標是——沒有方言;
從前說方言,一句說五遍,麻煩!現在好了,說了普通話,一口氣說五句,不累,還好聽易懂;
國家免檢產品——普通話;
說普通話,你好我也好。
看到最后一條,我幾乎要氣暈過去,這句話少兒不宜,地球人都知道啊!
念頭剛轉完我就知道,受廣告影響的,可不只是女兒。
選自《女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