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以前在一家公司上班的時候,曾遇到一位思想前衛、與眾不同的同事,他常有不俗之語,比如說他認為是懶人創造了更美好的世界。在他看來,人們懶得自己洗衣服,所以發明了洗衣機;人們懶得搞衛生,所以發明了吸塵器;人們懶得走路,所以發明了汽車等等,所以說是懶人創造了一個新世界。而且,人的骨子里都想過得舒服慵懶一些,要不發明這些機器干嘛,不就是想把自己解放出來,騰出更多的時間休閑享受嗎?只是很多現代人因為各種各樣的原因,已經變得不識懶的美妙,也忽略了生活的真諦。因此除了這套懶人理論,他還推崇一種新懶人生活,就是工作,但不玩命工作,掙錢,但不拼命掙錢,消費,但不過度消費,這樣就不會給自己很大壓力,生活也就可以慵懶而美麗。他不給自己定什么嚴格的工作或賺錢計劃,也從不強求自己要幾點休息,幾點起床。他說一切順其自然就好,甚至偶爾實在早上起不來床,他會晚到公司一會兒,然后寫張請假條,不惜為了懶覺被扣掉薪水。他如果做完手頭工作,就常閉目養神或是什么都不做,只是發呆,每天下班時間一到,當我們還在辦公室里磨磨蹭蹭的時候,他可能已走出辦公大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去了。他常說,人生苦短,不可總是緊張忙碌,很多事情完全可以懶惰一些,很多欲望完全可以看淡一些,不必苛求自己。
沒想到,同事這套在當時頗有些驚人的理論到如今已然是遍地開花,像“我懶我快樂”,“新懶人主義”,“人生得意須盡懶”這類的口號已頗得人們的青睞。而據報道,在國外甚至舉行了首屆“懶人大會”,提出了一個離奇的口號:什么都不做,閑呆!并推薦為“極大的平靜和絕對的放松”之減壓方式。來自各地的1500多名“懶漢”參加了會議。
大會還舉辦了一個小型展覽,展示不同時代“懶漢”們的奇思妙想。其中有:防凍手的堆雪人的模子;不會弄臟手的斜槽式垃圾箱;簡單的快餐食品;各種舒服的吊床等等。正如大會的“懶人俱樂部”主席所說,懶人的目的或曰最高境界,是以智慧尋求事半功倍的捷徑,并在滾滾紅塵和有限時光中爭取健康長壽。
這世界確實變化快,從前懶是個貶義詞,而現在,懶被賦予了新的內涵,它代表著簡約、淡定、智慧、人性化的生活方式,新懶人生活就是學會智慧地懶,聰明地懶,懶出格調,懶出健康。說實話,我喜歡并向往這樣的令人輕松愉快的新懶人生活,也許我會從現在起就拋開固有的觀念,讓自己嘗試著過新懶人生活,比如,今晚不再無謂地加班,也不再拖著疲倦的身體大張旗鼓地買菜做飯,吃一頓簡單的素食,飯后不再忙著刷鍋洗碗,關掉手機、電視和電腦,沐浴更衣,靜坐發呆,享受寧靜慵懶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