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妻的冷戰已持續近一周,事情的起因已經變得不再重要,結果卻是實實在在的:這一次我們大概都鐵定了決心,誰都不愿意首先回頭。
無時不在的陰影讓我的感覺變得粗糙,早晨下樓送小兒上學時,似乎還有點雨意,絲絲的一滴兩滴地夾雜在風中拂過面頰,便以為今日定是陰天無疑了。以致于我一直牢記于心的用以遮光擋風的變色眼鏡也就放下,沒有帶在身上。不料上午卻是一個絕好晴天,我騎摩托車行駛在街面上,暗暗叫苦,深受電腦“坑害”的眼睛只得瞇縫起來,直遺憾自己的判斷力。誰知下午的天光卻愈來愈晦暗,愈來愈厚重,傍晚時分居然響起了雷聲。我去接小兒放學的時候,終于下起雨來了,而且看這架式,還不是一時三刻的事,而我壓根兒就沒有想起來要帶雨傘。這早春的天氣真是一日三變。
街對面是一家西式快餐店,霓虹燈花紅柳綠地閃爍著。小兒一指說,要么我們去那兒吧,正好可以躲雨,我還可以做作業。看著這雨沒有個止的樣子,于是我故作贊許地對小兒說,“好兒子,你怎么想到這么個好主意呢!”然后一打火,油門一扭,將摩托車開出躲雨的廊檐。
在快餐店,小兒點了一份牛肉漢堡,外加一串雞肉串,一杯草莓汁熱飲,然后就在橙黃的燈光下趴在餐桌上寫作業。才上一年級的他,每天就要負擔一本一本的作業了??粗钦J真的樣兒,心底不由涌出一股憐愛的痛來,而我卻幫不了他。我只得一邊在搖椅上搖晃著自己的身體,一邊啜一口茶,煞有其事地瀏覽一番隨身帶著的幾份報紙,主要是看看上面的副刊,看有沒有“樂胃”的文字。在閱讀的瞬間走神里,關于婚姻的“七年之癢”劈面而來——正是在這個快餐店里,與那個曾經的女孩流連于此,在一種溫馨氛圍中的相聚,似乎才是昨天的情景。此刻,記憶碎片拼接成為圖畫,真的像是在生活的錄像機上按了重放鍵。
除了躲雨的幾個顧客,快餐店此時不太忙,熟悉的和不熟悉的樂曲聲輕輕響起,環境仍是一貫的清幽宜人,而我看著頭頂上方橙黃的吊燈,卻沒來由的有一些些傷感。
小兒將兩份餐點吃光,作業同時差不多寫好,而我的報紙也看得恰到好處。透過玻璃門,我看到雨仍是不緊不慢地下著。正在走與留之間猶疑時,玻璃門一開一合,小兒的媽媽意外地走進來,她手里拿著兩柄雨傘,眼睛找見我們父子,微微一笑,走近身前,輕輕地嗔怪道:也不打個電話回家。
我抬眼看看她,有些許的感動涌起。某種凝固的塊壘漸漸冰釋。
生活中的細屑情節、點滴文章,盡管不動聲色,卻蘊含著一分相知相惜——畢竟是從相識到相愛到結為夫妻,彼此間總會有一分心有靈犀的悟性。這讓我感嘆,昨天盡管已經隨風而去,可昨天存留的那些愛的珠貝仍可以在今天重新拾起,細細品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