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房間里四處都是冒煙的尸體。同學大部分都死了,被活生生打死或燒死。
當時是凌晨3點鐘左右,外面不斷傳來歡笑聲、歌唱聲、拍手聲、辱罵聲。而就在前一天日落前,胡圖族人揮舞著大砍刀,把布隆迪(Burundi,非洲中部國家)基比巴學校百多個圖西族孩子和教師趕到了這個小房間里。胡圖族人已將屋頂點燃,不久,屋頂就要塌了。
吉伯特舉起右臂擋著,一邊把尸體蓋在自己身上。身邊一具尸體已燒得只剩骨骼,他抓起一根灼熱的骨頭,用力一擊,擊斷了窗口的柵欄。他不怕死,只怕死后尸體都無法辨認,連父母都找不到。他不想像其他人那樣燒成焦炭。他要跳出去,由他們殺吧!
吉伯特一跳而出。他背部著火,雙腿冒煙,雙腳痛楚不堪;他拼命地跑,只是那一拐一拐的步伐未必可稱為“跑”。
他成了一個象征
10年過去了。2003年3月風和日麗的一天,美國得克薩斯州奧斯丁市許多人在喊:“吉伯特!吉伯特!”
吉伯特·圖哈伯耶跑過了1萬米賽跑的終點線,許多人一邊拍掌一邊喊他的名字。一位女士大叫:“教練,你真了不起,你是第一名!”其實吉伯特只是第三名,雖然他把1萬多名參賽者拋在身后。在上一年的同一賽事中,他是冠軍;這一次,大家也認為他會蟬聯冠軍。
盡管吉伯特對不能蟬聯感到失望,但一個事實沒有改變:在離鄉1萬公里以外的奧斯丁,在這個全民熱愛跑步的城市,吉伯特大名鼎鼎,是最受歡迎的跑步教練:當地長官和他攀交情,孩子想得到他的親筆簽名,有錢的白人婦女出錢請他指導跑步。吉伯特開辦了“瞪羚賽跑俱樂部”,學員都把他看作是人生路上的明燈,佩服他受盡折磨卻不怨天尤人、自暴自棄,依然樂觀進取。
他是一個象征:象征著烈火燒不去的個人能力。他的姓氏發人深思:圖哈伯耶就是“上帝之子”的意思。
吉伯特在寓所聽著布隆迪音樂,寓所里處處都有女兒愛瑪的玩具,墻上還有布隆迪國旗以及吉伯特跑步的照片,桌上則有一本圣經。唱機播放的,是20世紀60年代一首歌曲《不錯,我愛米柯姆拜羅》,歌詞講的是當時一名圖西族總統。
吉伯特說:“布隆迪的音樂很美,那兒的氣候也很好。如果國家和平,我會回去當教練。那兒是天堂?!?/p>
兩族沖突由來已久
吉伯特1974年生于布隆迪,父母都是圖西族人,務農為生。小時候,吉伯特就愛到處跑,特別喜歡追趕家里的母牛。他7年級的時候,到200多公里外基比巴市一家寄宿學校讀書,1000多個學生之中,60%是胡圖族人,其余是圖西族人。
數百年來,胡圖族和圖西族都有爭執,在土地等問題上摩擦頻繁。在布隆迪,圖西族是貴族,統治了胡圖族人500年,雙方大致相安無事,歐洲人來臨后,情況漸漸改變。19世紀90年代,布隆迪和盧安達遭德國吞并,兩地合而為一,成為德屬東非。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后,兩地由比利時接管。德國人把圖西族和胡圖族的差異定為法律,實行分而治之。1962年,布隆迪成為獨立國家,人口較少的圖西族掌管軍隊和政權。獨立前后,兩族人多次暴力沖突。1972年一場政變失敗之后,約15萬胡圖族人被屠殺,不少圖西族人也遇害,包括吉伯特的3個叔伯。
初入基比巴市那家寄宿學校的第一年,吉伯特就赤著腳贏得8000米長跑比賽,有個教練對他說,只要他刻苦練習,即使參加奧運會都能得獎。1993年,吉伯特中學即將畢業,一心只求贏得獎學金去美國上大學,學成回國工作。這夢想似乎不難實現,可是這時,布隆迪的局勢有了變化:當年10月,上任僅4個月的布隆迪首位民選總統、胡圖族人恩達達耶,被發動軍事政變的圖西族軍人殺害。布隆迪從此開始了大規模的部族流血沖突。

跑,跑出這屠殺!
大屠殺那天早晨,吉伯特扭開收音機,卻聽不到任何聲音。他以為是電池用完了,到班上,才聽見同學說總統死了。
有個同學亮出一把大砍刀,在自己脖子上比劃著:“今晚我會把你的頭砍下。”吉伯特問:“為什么?”那人回答:“因為你們族人殺了我們的總統?!?/p>
吉伯特以為他在開玩笑。上午10點鐘左右,學校里聚集了一群胡圖族人,個個手執大砍刀,他們殺了一個圖西族教師之后說:“我們要把你們這些圖西族人都殺死?!钡教幎际呛鷪D族人,不是手拿大砍刀,就是拿著弓箭或矛,一個婦女突然將手中的長矛擲過來,攻擊就開始了。
胡圖族人到處砍人,要砍掉對方的耳朵和鼻子,以分辨誰是圖西族人。驚恐的吉伯特被帶到一個加油站,在那里,他們被脫去衣服,趕進一個廚房大小的房間里。有人從窗口把汽油倒進來,隨后,又有點著的火把扔進來。
吉伯特從窗口跳了出去。他說:“我雙腳落地,眼前一片模糊,連忙逃跑,走拐角處,聽到有人大叫,吉伯特出來了!我不知怎樣忽然掉進積滿雨水的坑里,背上的火馬上熄滅。我聽到有人向我追來,也掉進了坑里。我背靠水坑,見他一手握矛一手拿著大刀。我把他殺了……我走出水坑,渴得厲害,朝將近一公里外的醫院走去,每走一步都痛得要命,站都幾乎站不住。我看到我雙腳就像爛肉,右腿燒得見骨?!?/p>
但是他繼續跑,他一直跑一直跑,即使覺得快要斷氣都不停下來,終于踉踉蹌蹌走進醫院里。
媽媽到醫院時說:不是上帝保佑,你早就死了。但其他人呢?他們不也是上帝的孩子嗎,為什么不能活下來?這問題吉伯特想不通。后來,他反復自問:“為什么是我?為什么是我活了下來?”
找出活著的理由
人為什么喜歡跑步?為什么成千上萬的人星期天一起床,就走到柏油路上跑步,叫膝蓋、腳踝、心臟、肺受罪?
奧斯丁的跑步熱衷者,都渴望跑得更快,即使明知這愿望難以實現,但仍把希望寄托在吉伯特身上。吉伯特的一些學生,珍惜跑步的每一秒鐘,以至跑時的每一個轉彎、每一次痛楚,一心只求跑得更快。跑步可以把他們帶入另一個世界:奔跑時,但覺血液流暢,身體、心靈都有煥然一新的感覺。
吉伯特的訓練方法簡單而嚴格:跑步最重要的是姿勢,手臂如何擺動(盡可能省力);腳如何著地(從腳跟到腳趾);學生累得要命時,他會給他們看身上的傷疤,右臂肌膚像燒融了的蠟燭,右邊小腿曾被火燒到骨頭處,皮膚顯得焦黑。相比之下,跑步算什么痛苦呢?
吉伯特一個學生麗莎·斯潘納說:“他使我們相信自己。在他眼中,人人都是天才?!?/p>
其實吉伯特幫助了學生,學生同樣幫助了吉伯特。在學生身上,吉伯特找到了問題的答案:為什么是我活了下來?這問題困擾他10年了。吉伯特說:“我終于知道我必須幫助別人,訓練他們,把我的故事告訴他們?!?/p>
吉伯特那次死里逃生后,在醫院住了3個月。他右腿嚴重燒傷,膝蓋呈90度向外伸出,醫生說要6個月才能治愈。吉伯特感到很沮喪,跨上腳踏車練習,使膝蓋恢復原狀,慢慢由騎腳踏車轉為步行,再由步行轉為慢跑。到開始跑步的時候,已是被火燒后一年的事。
他還可以更出色
非洲人幾乎公認是最優秀的長跑運動員,東非人尤其如此。這觀念大致不錯,但非洲人也是人,也會犯錯。他們會患體溫過低;他們訓練的方法有時不正確;他們也會疲勞,也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吉伯特的經理人約翰·康利說:“我沒見過像他那樣沒自信的人。這是他致命的弱點。他認為別的參賽者都比他強,就會落在最后。如果他像拳王阿里那樣,認為自己是最棒的,那他就沒有敵手了?!?/p>
其實賽跑者不是跟別人比賽,而是跟自己:他們要控制自己的意志,超越自己的弱點,打敗自己的夢魘。賽跑者即使跑了多年,依然能跑得更快。
吉伯特的學生不斷為他打氣,但有時不免感到疑惑:吉伯特的表現還可以更出色嗎?在他們眼中,吉伯特不只是個賽跑家或教練,他是血肉之軀的象征,是劫后余生者,是上帝之子。他的使命和一般人差不多,只是意義重大得多:他每天都在拼搏中展現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