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次的串串上串的是從一到五的成語,成語串串香,好好品嘗(pǐn cháng)吧!
一鳴驚人
戰國時齊國的齊威王即位(jí wèi)以后,只顧著自己玩兒,把事情都交給大臣們,弄得國家很混亂(hùn luàn)。
有一天,一位大臣對他說:“大王,臣有一個謎語想請您猜一猜。齊國有只大鳥,住在大王的宮中,已經整整三年了,可它既不飛也不叫,這是什么鳥呢?”
齊威王是個聰明人,一聽就知道是在說自己。他想了想,決定要改過,做一番轟轟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的事業,他說:“這只大鳥現在雖然不飛,但一飛就會沖到天上去,它現在雖然不叫,一鳴叫就會驚動天下,你等著瞧吧!”
從此,齊威王果然不再貪玩,齊國在他的管理下,一天天地越來越好,成為了強國。齊威王所做的,真可以說是“一鳴驚人”呀!
成語“一鳴驚人”現在用來比喻一個人很有才能,一旦發揮(fā huī)出來,就會有驚人的作為。
例句:小鐘平時成績一般,這次卻一鳴驚人,考了第一名。
二虎相斗,必有一傷
這句話的意思是:兩只兇惡(xiōng è)的老虎,實力(shí lì)都很強,它們打了起來,肯定有一個會受傷的。
這時候要是來了第三只老虎,那這兩只精疲力盡(jīng pí lì jìn)的老虎不就都完了?所以,還是大家和平相處好啊!
例句:那兩個國家打起了仗,二虎相斗,必有一傷。
三顧茅廬(máo lú)
東漢末年,諸葛亮住在隆中的茅廬(就是茅草房)里。
有人向劉備推薦(tuī jiàn)說:“諸葛亮是個奇才。”劉備為了請諸亮幫自己打天下,就同關羽、張飛一起去請他出山。可是諸葛亮不在家,劉備只好留下姓名,悶悶不樂地回去了。過了幾天,聽說諸葛亮回來了,劉備又帶著關羽、張飛冒著風雪去拜訪(bài fǎng)他。誰知諸葛亮又出門了,劉備他們又撲了個空。
劉備第三次去隆中,終于見到了諸葛亮。劉備“三顧茅廬”,使諸葛亮非常感動,答應出山相助。諸葛亮出山后,就成為了劉備的軍師(jūn shī),幫劉備打了不少勝仗。
這就是“三顧茅廬”的由來。比喻因為非常想得到有才能的人,真心誠意地邀請(yāo qǐng)別人。
例句:張老師三顧茅廬,終于請到了英雄來給我們作演講。
四海為家
“四海為家”這個成語原來是指全天下都是皇帝的,所以哪里都是他的家。后來,它的意思變成了:不要因為舍不得自己生活的地方就不走出門去奮斗(fèn dòu),要知道,什么地方都可以當作自己的家。
例句:在外打工的人四海為家,很少回家鄉看望父母。
五花八門
“五花八門”原來的意思指的是五行(wǔ xíng)陣和八門陣。這是古代的兩種戰術(zhàn shù),可以有很多種變化。現在用來比喻變化多端(biàn huà duō duān)或者花樣很多。
例句:試卷收上來,王老師發現同學們的答案五花八門,讓他哭笑不得。
嘗完了成語串串香,你可以用每個成語造句,然后再把它們串成一個故事。聽起來就挺有趣的吧?試試看,寫出來后和你的朋友交換看看你們串的故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