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產新后,甘草市場宣告缺貨(混等),甘草走向緊張,價格為6~8元/公斤,成上浮之勢,而一等品是14~16元,二等品為11~13元/公斤。
甘草為什么一下走向緊張了呢?
1.中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后,甘草做為保健、食用為一體的綠色植物而受到世人青睞,產品供不應求。
2.甘草號稱“國老”,不僅在國內用量大,出口數量也在年年增加。
3.多年來的掠奪采挖,使野生甘草處在滅絕的地步,許多地區已很難見到成片的野生甘草。《草原法》實施后,為數不多的野生甘草得到了有力的保護,一些地區禁止采挖野生甘草,并禁止運輸,從而市場極為少見。
4.家種甘草需生長2~3年才能采收,很多人怕收獲后價格下跌不敢種。甘草需要良好的沙性土壤才能長的更好,因根系較深,采挖麻煩,許多藥農不懂先進的種植技術(平栽法)和簡單的采收技術,不愿種植,也使得其發展緩慢。
5.更多的人說沒接觸過甘草不知道怎么種,藥用全草還是根,其實種甘草與種大豆、小豆差不多,屬豆科植物,藥用根部,很好管理。
綜合上述五點,造成全國性中藥材市場都缺貨,給社會用藥帶來了困難,成了一個難點。同時也為我們廣大種植者提供了一個發展致富的新亮點。甘草做為一個常用大品種,再加上出口創匯,數量巨大,所以在今后幾年中發展甘草,仍是天賜良機!
有一點要提醒廣大藥農注意,甘草分為幾個品種,市場需要的是紅皮甘草,選種的時候要看好,不要因“選錯品種”而影響產量和收益!(河北安國市中藥材研究協會 趙喜進 趙帥 郵編:071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