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地膜覆蓋栽培,具有增溫、保墑、保肥、耐旱、防澇、改良土壤、減輕病蟲危害、防除雜草以及促進花生生長發育、早熟和高產等作用,同時為第二、第三季作物高產贏得了時間,是一項行之有效的增產增收措施。其主要栽培技術為:
1.選用強力超微膜覆蓋 大力推廣應用厚0.005毫米、寬2米的強力超微膜覆蓋,每667平方米(1畝)只需3公斤,投資約36元,比普通地膜投入少一半,可增產花生60~90公斤,增值120~180元。
2.精細整地,施足底肥 要求土層深厚、質地疏松、透氣性好、肥力較高的土壤條件。冬季深翻改土,播種前結合耕整施足底肥,一般每667平方米施有機肥1500公斤、專用肥50公斤、硼肥1公斤。多次淺耕細耙,開溝分廂,切實做到無根茬、土細、廂平、溝直。
3.適時播種,合理密植 選用中花5號、92-8、92-9、88-415等早熟豐產良種(全生育期120天左右)。在3月下旬搶晴天播種,力爭不播4月種。采用寬窄行(33~36厘米×17厘米),或寬行窄株(33厘米×17~35厘米×17厘米),每667平方米播1.1萬~1.3萬穴,理論苗2.2萬~3萬株,確保實收2萬株。
4.播種蓋膜,化學除草 播種前用鉬酸銨拌種,按1克鉬酸銨對清水50克拌500克種的比例均勻拌種。拌后及時搶晴搶墑開穴淺播。若土壤墑情不足,應灑水增墑,確保出苗快。一次播全苗,播后拍平廂面,噴施除草劑,一般用拉索或都爾噴灑廂面及溝邊。噴后立即蓋膜,四周拉平,地膜緊貼地面蓋到廂邊以下,用土壓嚴,以提高保溫、保墑效果,防止大風掀膜。
5.破膜露苗,查苗補種 花生出苗后,及時用刀片或竹片破膜露苗,防止高溫燒苗。膜孔不宜破得過大,一般以幼苗子葉可伸出膜面為宜。幼苗出一棵破一棵,并用細土或細沙封好膜口,防止草荒和提高地溫。及時查苗,對出現的缺苗穴,用浸種催好芽的種子進行補種。
6.清溝排漬,防治病蟲 地膜花生耐漬性差,若受漬害,則其生長發育將受到影響,產量會降低。應開好三溝,保持溝渠暢通,明水能排,暗水能濾。科學防治蚜蟲、葉斑病和銹病,減少病蟲危害。(湖北襄樊職業技術學院生物工程系 劉守昌 郵編:44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