抑郁癥是一種心理障礙疾病,也稱情緒障礙病。其發病原因與周圍環境、精神創傷、性格和遺傳等因素有關。具體表現為情緒低落、興趣減退、精神不振、焦慮、自責、記憶力下降、疲乏、失眠,甚至有自殺傾向。
從中醫角度看,抑郁癥屬于“郁證”范疇,病因為郁怒、思慮過度,悲哀、憂愁等七情所傷,導致情志不暢、氣機郁滯。臨床表現為情緒憂愁或不寧的多類證候。中醫治療郁證多采取疏肝解郁、調理氣血等治法。
1.肝氣郁結者 證見精神抑郁、胸悶脅痛、腹脹噯氣、不思飲食、脈弦細。治以疏肝理氣為主。方用四逆散:柴胡、白芍藥、炙甘草、炙枳實各3克。用法:上藥共粉碎為末,白開水調服,每天1劑,分3次服。
2.氣郁化火者 證見頭痛頭暈、胸悶脅脹、口苦咽干、苔黃舌紅、脈弦數。治宜清肝瀉火。方用加味逍遙散:柴胡、白芍、甘草、當歸、白術、茯苓各6克,梔子、牡丹皮各3克。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3次服。
3.痰氣郁結者 證見咽中似有物梗阻,咯之不出,咽之不下,治宜利氣化痰。方用半夏厚樸湯:半夏、厚樸各10克,茯苓、生姜各15克,紫蘇葉6克。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3次服。
4.久郁傷神者 證見精神恍惚、悲憂愛哭、疲乏無力。治宜養心安神。方用加味甘麥大棗湯:小麥30克,大棗5枚,酸棗仁15克,炙甘草、遠志、香附、柴胡、郁金、香櫞皮各10克。用法:每天1劑,水煎,分3次服。
5.陰虛火旺者 證見眩暈心悸,心煩易怒,失眠。治宜滋陰清火、養血柔肝。方用滋水清肝飲:熟地黃、山藥、山茱萸、茯苓、澤瀉、柴胡、白芍、酸棗仁、當歸各10克,牡丹皮、梔子各6克。用法:水煎服,每天1劑。
另外,還可選用食療方,如蓮子銀耳羹:用蓮子50克煨湯,待蓮子熟爛,加入水發銀耳15 ~ 30克煮開,白糖調味服食。(上海中醫藥大學 童鐘 郵編: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