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些年,鄭州現代化建設的步伐在不斷加快,三個文明建設成就斐然,經濟結構在調整中實現了優化,國民經濟總產值于2003年突破1000億元大關,經濟運行質量不斷提升,城市框架不斷拉大,城區面貌日新月異,社會各項事業蓬勃發展,市民的生活質量和科學文化素質不斷提高……我作為一個生于斯長于斯的鄭州人,打心眼里為鄭州的進步而興奮、而自豪,但同時也深深地感到一些缺憾:隨著舊城改造的進行,在街道一再拓寬、座座高樓大廈拔地而起的同時,鄭州老城區中一些具有數千年歷史的老城墻、老街道、老民居、經典性的院落、廟宇以及古代名勝遺址等等老古董,這些珍貴的承載著古老傳統文化的物質載體,已經并且正在遭受滅頂之災;民間傳統組織、儀式和習俗遭到破壞;許多珍貴的民俗技藝和民族藝術伴隨著老藝人的逝去而銷聲匿跡;一些憑借傳承人口傳心授方式代代相傳的生產生活技藝瀕臨失傳;許多珍貴的民族文化遺產,我們還沒有來得及記錄和記住它們,就悄然離我們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