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心理學家研究發現,相思雖能激發人們做詩抒情的靈感,但更有可能對人的精神和心理產生傷害。相思病,的確是一種精神疾病,不可一笑置之。據法新社報道,英國心理學家弗蘭克· 托里斯博士在《心理學家》雜志上發表文章說,在過去,由于愛情挫折造成的癲狂、抑郁和迷茫經常被渲染上羅曼蒂克的色彩,很少有人將其視為醫學問題嚴肅對待。托里斯博士警告說,嚴重的相思病往往是致命的。
古代醫生創造了相思病的說法,但到了現代,相思病卻只是被大眾用來描述一種精神狀態,并不屬于醫學領域。媒體在報道時多用引號括起來,而臨床醫生在登記病例的時候,更不會寫上“相思病”這幾個字。
但如果仔細分析就會發現,同普通感冒一樣,相思病患者有著共同的病因——為愛受傷,有著相同的癥狀——躁動、抑郁或者失去理智。病情較輕的時候,患者會無法控制地打電話、查郵件;當病入膏肓的時候,患者可能選擇自殺。
托里斯博士認為,“對相思病的研究欠缺已經引起了社會的警覺。相思只會持續到兩人生下一兩個孩子之后,此后愛情消失或者成為友情,也就是心理學家所謂的‘同伴之愛’。浪漫化的愛情觀點將使得人們對于激情消退過后將要發生的事情準備不良。” 托里斯認為,精神科醫師應該鼓勵相思病患者探索自己相思的性質,以便消解對于所愛者的過度迷戀。托里斯博士說,現在是拿出時間、繼承古代醫學前輩的理論、認真研究相思病治療方法的時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