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同志:
為便于耕作,去年春,我與同村的李某在雙方自愿的情況下,互換了667平方米(1畝)耕地,并簽訂了書面協議,但沒有到村委會備案。當時李某60多歲了,老伴早已去世,膝下只有一個女兒。去年冬,李某的女兒出嫁了,不久后李某也去世了。李某去世時,按農村的習俗由其侄子端了一下靈牌算是過繼給了李某。前不久李某的侄子對我提出,原來他伯父與我簽訂的換地協議無效,他要繼承他伯父的那些田。請問我該怎樣解決這次土地糾紛?
讀者 劉來生
劉來生讀者:
在答復你如何解決這樣的糾紛之前,你應該明確兩點:第一,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2條:“通過家庭承包取得的土地承包經營權可以依法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它方式流轉。”第37條:“土地承包經營權采取轉包、出租、互換、轉讓或者其它方式流轉,當事人雙方應當簽訂書面合同。”由此可以斷定你與李某互換耕地的行為是合法有效的。但第37條同時也規定:“采取轉讓方式流轉的,應當經發包方同意;采取轉包、出租、互換或者其它方式流轉,應當報發包方備案。”可見,你與李某互換耕地后沒有到村委會備案是欠妥的。第二,李某侄子對李某生前承包的耕地是不存在繼承權的。因為根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31條“承包人應得的承包收益,依照繼承法的規定繼承。林地承包的承包人死亡,其繼承人可以在承包期內繼續承包”的規定及《繼承法》第3條明確的遺產范疇,都說明了耕地經營權是不能繼承的。所以李某的侄子要求繼承其伯父生前承包耕地經營權是沒有法律依據的。
那么,你該如何解決目前出現的土地糾紛呢?有四種途徑:一是協商。你要心平氣和地跟李某的侄子說明法律的有關規定,告訴他這個互換協議是合法有效的,盡量讓對方也去咨詢有關的法律人士,達到使對方知法而退的目的。二是調解。申請村委會、鄉政府出面調解。通過第三方曉之以理,言之以法,讓對方知理而退。三是仲裁。依據《農村土地承包法》第51條的規定:“當事人不愿協商、調解或者協商、調解不成的,可以向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申請仲裁。”農村土地承包仲裁機構一般設在農業行政主管部門。四是訴訟。如前三種方法都無法解決糾紛,你只有向人民法院起訴對方,通過法院的判決來制止對方的侵權行為。
江西省興國縣政府農辦法宣股 張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