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心的讀者會發(fā)現,近幾期的《輕兵器》期刊和其他的軍事刊物連續(xù)報道了一些國內研制的新型輕武器,這多少預示了國內輕武器行業(yè)的一種新跡象。
現象的緣由出自于今年初夏在北京舉辦的國際警用裝備及反恐技術裝備展覽會。在這次展覽會上,我國輕武器行業(yè)中的多家龍頭企業(yè)推出了新近研制的輕武器,這種現象在國內還是首次。這些輕武器中大多是應對警用武器的裝備需求或適應國際警用或民用需求開發(fā)的,而非我國軍用武器裝備。
大約在1980年代中期,媒體上曾大肆渲染“地球村”概念,當時接受這一概念時感到既新奇又遙遠,然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新的理念、新的思想不斷撞擊我們,使我們在漸漸地淡忘了這個提法的時候,時代卻已悄然地邁向了“地球村”。感受最深的是,我們經常在第一時間、實時地接收著國際上發(fā)生的很多重大事件。這種人類信息傳播模式的根本性變化使我們深切地感悟到:今天的社會已經進入到了一個新的時代,即“信息時代”!
在這樣的信息爆炸時代,很多傳統(tǒng)思維、生活方式都發(fā)生了變化,這也包括我們對國產輕武器信息的接收與認識。據官方新華網的一則報道:今年國家機密的標準將會做出修改。《鳳凰周刊》也就此做出相應報道:政府試圖給諱莫如深的國家秘密劃定界限,同時,國內法學界普遍認為會修改《保密法》的內容。這條信息對于輕武器行業(yè)的發(fā)展、對于廣大讀者來說,應該是一條利好消息。這是因為,在當前國際社會強勢反恐、輕武器大有用武之地之時,重新界定我國輕武器行業(yè)的保密范圍,放開部分信息,會促進輕武器行業(yè)的發(fā)展,加快輕武器產品更新的速度,提高輕武器的質量和國際社會的認知度。
對國家機密標準的修改不僅體現了我國政府政策的與時俱進,也與我國輕武器行業(yè)以及廣大讀者的認識是合拍的。長期以來,在這個行業(yè)里形成這樣一種共識:輕武器是一種傳統(tǒng)行業(yè),是一種大量裝備軍隊、而同時又有著廣泛群眾基礎的武器;其自身除了戰(zhàn)術技術指標及研制中采用的新工藝、新技術等新的理念的表現外,其總體是大眾化的,也就是說,輕武器本身是為大眾所了解、所熟悉的。
在這樣的認識之下,我們可以就輕武器產品所體現的這一大眾化的特性做引深理解:在我國輕武器發(fā)展進程的時間表上,會有這樣一個時間點,輕武器屆時不再被“神化”。
其實,信息社會帶給輕武器行業(yè)的最大實惠不僅是獲取信息方式的直接與快捷、輕武器產品開發(fā)將呈現出的繁榮景象以及輕武器產品全方位的提升,更值得我們看重的是,信息社會帶來的是人們認識問題的趨同化,是觀念的重大改變,它推動的是整個輕武器行業(yè)的進步,推動的是整個人類社會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