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快節奏的現代生活,逼得很多人在喊:“太累了!”累分如何累,疲勞與疲勞不同,個中還有許多說道。
分類
體力疲勞又稱生理疲勞,是在持久或大量的體力消耗之后,由于肌肉活動過度,產生了大量的乳酸,使血液酸堿度偏向酸性,肌肉收縮能力下降,人體就會感到疲勞無力。對于這種疲勞,只要獲得充分休息,睡上一天,就可迅速解除。腦力疲勞又稱心理疲勞,在現代社會中,由于人們的生活節奏加快,競爭激烈,心理壓力大,經常超負荷工作;回到家里,又有一大堆家務事要操勞,經常感到力不從心。長期生活在這種環境里,必將產生日益嚴重的疲勞感,思維和反應能力減退,即使休息了幾天,也不能解除疲勞。
腦力疲勞屬于慢性疲勞,在現代社會中日益增加。在美國,有14%的成年男性和20%的成年女性表現為慢性疲勞。在英國,約20%的男性和25%的女性總感到疲勞,其中1/4將發展為慢性疲勞綜合征。在我國,僅上海有高級職稱的中年知識分子當中,就約有40%的人常有疲勞感,其中1/10左右將發展為慢性疲勞綜合征。美國疾病控制中心已將慢性疲勞綜合征列為一種獨立的疾病,并制訂了明確的診斷標準。慢性疲勞綜合征的發生常與以下因素有關。
原因
1.生活在快節奏和競爭激烈的環境中,心理壓力大,長期處于緊張狀態;
2.家庭關系緊張,缺少安逸氛圍,心情不愉快,睡眠質量不高;
3.生活缺乏規律,經常以快餐果腹,不能保證休息;
4.生活中噪聲污染嚴重,缺少綠化環境。
表征
慢性疲勞綜合征病人通常表現為:
1.體力或心理負荷過重,持續日久,引起不易解除的疲勞;
2.不能解釋的肌肉無力;
3.注意力不易集中,記憶力減退;
4.頭脹、頭昏或頭痛;
5.失眠、早醒或多夢;
6.食欲不振;
7.肩背部不適、腰背痛、肌痛或關節痛,定位不明確,無壓痛;
8.業余愛好減退或喪失;
9.心情憂郁、焦慮或緊張、恐懼;
10.性功能減退;
11.低熱;
12.咽干或咽痛。
凡是以上系列癥狀累計達到8項,根據醫生的客觀檢查,排除了引起疲勞的各種器質性原因(如結核病、糖尿病、甲狀腺疾病、肝炎、腫瘤、貧血等),疲勞呈持久或反復發作達到6個月者,即可確定診斷為慢性疲勞綜合征。
防治
若想預防和治療慢性疲勞綜合征,必須按照以下具體的辦法做:
1.生活要有規律,減少夜生活,避免熬夜,每天睡眠7~8小時,每天吃早餐。
2.要心胸豁達,開朗樂觀,知足常樂,并能適當保持“童心”。長壽老人總是心不老,不服老,他們有一條妙訣,就是“壽而忘老”。
3.培養業余愛好,如琴棋書畫、唱歌跳舞、種花養鳥,以陶冶情操。
4.生命在于運動,保持腦力和體力的協調,是預防和消除身心緊張,使大腦得到積極的休息的有效措施。運動貴在堅持,量要恰當。運動適量的人不僅不會出現“更加疲勞”,而且能迅速緩解疲勞,情緒也會樂觀起來。以最簡單的散步來說,每天堅持一定量的散步,數月后可使肺活量提高,心臟搏出量增加兩倍左右,無疑可提高工作效率和生活質量。
5.糾正膳食習慣中存在的結構不合理和總熱量過高的缺陷,每餐以八分飽為度,減少鹽、動物脂肪和甜食的攝入,多吃魚類、豆制品、蔬菜和水果。
6.禁煙,少酒,多喝茶。吸煙害己又害人,戒煙可使心腦血管疾病、肺氣腫和腫瘤的死亡率下降25%~40%。少量飲酒,每次以半瓶啤酒或100克葡萄酒、黃酒為宜,不飲白酒,禁止飲用高度酒。茶水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作用,能降脂、防癌、提高免疫功能和抗衰老。
要消除疲勞,就要學會調整自己,增強適應環境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