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分得財產,還要盡贍養義務嗎?
1998年父親去世后,我母親將9萬元存款都給了我弟弟并隨他生活。如今母親年邁,醫療費的支出越來越多,于是要求我承擔部分醫藥費和生活費。請問,未分得財產還要盡贍養義務嗎?
讀者肖菲
《婚姻法》第21條規定,子女對父母有贍養扶助的義務,子女不履行贍養義務時,無勞動能力的或生活困難的父母,有要求子女付給贍養費的權利。可見,子女贍養父母是由法律明文規定的強制性義務,不附帶任何條件。
贍養與繼承在法律上是兩個完全獨立的概念,二者并無直接聯系,更談不上因果關系。繼承主要是解決被繼承人去世后其生前財產的分割問題,而贍養則著力于解決父母年老后的生活保障問題。
子女應否承擔贍養義務與父母如何行使財產所有權無關。根據《民法通則》的規定,公民對自己的財產享有所有權,可以依法進行占有、使用、收益和處分。在法律上,除非父母主動拒絕子女對其進行贍養,否則,不能以任何借口拒絕履行贍養義務。
律師 甘平
雇員打傷顧客,店主必須承擔責任嗎?
我下崗后開了一家小超市,雇請張某負責銷售。前不久,顧客李某來購物時,由于比較挑剔,雙方發生爭執,張某將李某打傷。我當時根本就沒有在場,可李某鑒于張某已逃跑,遂要求我賠償損失。請問:我應否就此情形承擔賠償責任?
讀者 陳虹
盡管并不在場,你仍應對張某致傷李某的行為所造成的損失承擔連帶賠償責任。
《關于審理人身損害賠償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第九條規定:“雇員在從事雇傭活動中致人損害的,雇主應當承擔賠償責任;雇員因故意或者重大過失致人損害的,應當與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雇主承擔連帶賠償責任的,可以向雇員追償”。前款所稱“從事雇傭活動”,是指從事雇主授權或者指示范圍內的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其他勞務活動。張某的打人行為,雖然不是你指使,也已超出你授權經營的范圍,但是:一方面,你雇請張某負責銷售,二人之間已形成雇傭關系;另一方面,張某致傷李某的行為發生在經營過程中,是為了你的利益,與執行職務有內在聯系。雇員的行為單超出授權范圍,但其表現形式是履行職務或者是與履行職務有內在聯系的,仍應當認定為“從事雇傭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