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個舊圍兜——
洋鄰居送來的貴重賀禮
3年前,我隨“洋老公”移民加拿大。半年后,我懷孕了。這是我第一次懷孕,心里不免有些緊張。
這個時候,鄰居芮娜來敲門了。她有個6歲的兒子,現在即將生第二胎。她抱歉地告訴我說,今天找了工人來為她即將出生的女兒裝飾房間,希望沒有影響到我。說完,她熱情地邀我去參觀她家的房子。
芮娜告訴我,在加拿大,醫生通常會在產前告訴準父母們孩子的性別,以方便父母提前為孩子起名字、布置房間。而孩子從出生開始就生活在屬于各自性別顏色的房間里。男孩房間的顏色是藍色,女孩的則是粉紅色。
當我走進芮娜兒子的房間,便深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那房間裝飾得整個像是一片湛藍的海洋。而芮娜為即將出生的女兒準備的房間已經貼上了粉紅色的壁紙。
我悄悄告訴芮娜自己也懷孕了,她聽后十分高興,鉆進房間里摸索好一會才出來,硬是往我手里塞了兩件令我驚詫的小禮物:一個嬰兒用的舊圍兜和一個可以抓在手里玩的舊小熊!圍兜已經洗得發白了,小熊的熊掌處還用線縫過……
后來我才知道,老外認為自己孩子用過的東西,別人也一定會需要,所以,當有朋友準備迎接小生命時,他們會將自己孩子用舊的東西轉贈給別人。無論贈方還是受方,都不會嫌“禮物”破舊。
特殊的PARTY
與“母子分居”
加拿大是一個適合孩子生長的地方。書店里關于懷孕、生產、哺乳、培養和教育孩子的書刊多如牛毛,社區里有許多給準媽媽辦的學習班,教她們怎樣應付人生角色的全新轉變。
更有意思的是,準爸爸得陪同太太參加各種育兒培訓班,學習相關知識。指導老師更會鼓勵準爸爸們進行胎教,如撫摸妻子的肚子、與胎兒交談等等,培養他們對孩子的感情。對于孩子,似乎每個人都充滿了關愛和熱情。我挺著肚子在公園散步的時候,常常會有不相識的人沖我微笑致意,一些女性甚至會過來問長問短,摸摸我的肚子向我道賀。有時碰到在路邊抽煙的男士,看我過來,他們遠遠地就把香煙藏在身后。有一次散步時,我的肚子有些不適,就一邊按著肚子一邊慢慢走,結果迎面一輛“尼桑”開過來掉個頭停在我的身邊,問我需不需要幫助,是否到了該去醫院的時間?
一個周末,老公帶我去一個朋友家看錄像。去了之后我發現,客廳里已有十幾個人,我一進去就被朋友領到廚房,餐桌上放著一個精美的蛋糕,大家齊說:SURPRISE(驚奇)!我才明白,在加拿大,生孩子前孕婦的親戚朋友會給她舉行一個聚會叫做BABY SHOWER(寶寶秀),參加的人都會給即將到來的小生命準備一份禮物,衣服、鞋帽、玩具、奶嘴,甚至還有搖椅小床之類的,差不多小寶寶需要的一切就基本有了。當我在眾人的擁圍和笑聲中一件一件拆看著禮物時,真忍不住想對寶寶說:“孩子,快出來吧,你看這么多的笑臉和禮物在等著你!”
終于進了產房,肚子疼得厲害,醫生、護士不時進來檢查進度,溫言軟語,在我聽來像是從遙遠的天邊傳來。疼得實在難以忍受時,醫生就把我扶進沐浴室,里面有防滑坐椅。當我坐在椅子上,讓熱熱的水流沖擊著腰部,疼痛馬上就緩解了許多。就這樣在眾多的關愛和幫助下,我的兒子終于順利地出生了。
出人意料的是,回到家的當天晚上,先生就提出讓寶寶去嬰兒房睡覺。我有些惱怒:“你是說讓出生才一天的嬰兒單獨睡?難道你腦子出了毛???”“親愛的,在我們國家,嬰兒從出生之日起就在他自己的房間睡,這沒什么不好。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就培養他獨立生活的能力?!?/p>
這一夜,沒有媽媽陪伴的兒子照樣睡得很香,不哭也不鬧,先生得意地說:“怎么樣,我們的小男子漢夠堅強吧?”
兩個月后,先生的父母來看孫子。兩位老人不停地親吻、撫摸著寶寶,還對小家伙說了很多話。先生告訴我,在加國的新生兒,從一開始就被看成是一個能接受語言信息的“個體”,而不是個只需要吃奶的孩子。
當我按規定時間給他喂奶時,小寶寶竟哇哇大哭起來,扭動著腦袋就是不肯吃。看見我硬性將乳頭塞進孩子嘴里,一旁的婆婆顯得很驚訝:“為什么要這樣?孩子不愿意吃,為什么要強迫他呢?”
公公解釋道:“我們的意思是,孩子不想吃就不吃,他餓了自己會吃的。強迫孩子按照家長的意愿去做,孩子會產生逆反心理……”
帶著幼兒暢游歐洲
兒子滿半歲時,婆婆邀我去商場給小家伙挑選玩具。中國家長給孩子買玩具,通常會考慮玩具對智力的開發,目的性較強,而婆婆在購買玩具時更在意孩子是否喜歡。
曾有一位在加拿大讀書的中國朋友,他的兒子喜歡上一套化學實驗儀器,但是他認為兒子才6歲,根本不懂什么叫做實驗,買了也是白費。后來,他的教授把這套儀器當生日禮物送給了他的兒子。令他驚奇的是,兒子在他不經意的指點和自己的摸索下,竟然學會了用甘油制造出肥皂!
兒子周歲時,先生提出帶我和孩子去暢游歐洲。我擔心兒子稚嫩的生命是否能適應長途飛行,老公笑道:“我已經向醫生咨詢過了,只要在飛機起飛和降落時讓小家伙咬吸奶瓶嘴就行了?!?/p>
在機場,我發現帶寶寶坐飛機旅游的加拿大家長隨處可見。當我抱著小家伙走向飛機舷梯時,兒子顯然對眼前這只長著巨大翅膀的“鳥”驚訝不已,嘴里發出興奮的“呀呀”聲,我趕緊用漢語教兒子:“這是飛機、飛機。”令人喜出望外的是,小家伙也清晰地吐出了兩個字:“飛——機”,先生則趕緊對兒子說:“Plane(飛機)!Plane!”
當巨大的波音客機騰空而起時,俯瞰機翼下煙波浩淼的大海,沒想到小家伙竟手舞足蹈,顯得興奮異常,直到玩累了,才躺在我懷里漸漸進入了夢鄉。此刻我卻思緒萬千:在國外長大的兒子將來或許是會有些不同,而西方人育兒方式中的一些經典思維,確實值得中國的父母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