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時侯,總是很喜歡看那部散發著濃濃真情的影片——《世上只有媽媽好》,反復地看,看到流淚看到不舍,看到鄰居家的燈都一盞一盞地熄滅。畢竟,青澀的少年永遠不能體會到真正意義上的母愛,所以,落在孩提時的母愛很簡單,簡單得如一泓清泉。明澈。淳樸。無窮盡。
長大了,耳邊時常回蕩起一支柔美煽情的歌曲——《燭光里的媽媽》,歌手口中動情的文字,瞬間幻化成一幅感人至深的畫面,和緩溫暖的韻律絲絲縷縷地傾瀉在我心海深處,一次次喚醒我久違了的往昔。忘不了的,依舊是母親慈祥和藹的面容以及不知何時悄然出現的一道道魚尾紋。
穿梭在郁郁蔥蔥的成長軌跡里,搭乘著人生旅途的第21次列車,習慣了以第三者的身份仰望窗子外面的天空,看世事滄桑紛繁復雜,看社會五彩繽紛撲朔迷離,甚至習慣了用敏銳的視角審視周遭的人連同一些看似與己無關的事,然后,在靜寂中憶起母愛浸染過的那些日子。它們如紛紛揚揚的細雨在耳畔淅淅瀝瀝地徹夜響著。聆聽的,是心靈。我知道,不論我駐足在生命中的哪一個渡口,母親總會在任何一個時段出現,給我溫馨四溢的祝福,給我無微不至的關懷,給我不厭其煩的囑咐,給我金光閃閃的希望……使我于懵懵懂懂中學會了即便再灰心再沮喪再無助也絕不讓放棄打濕飛翔著的翅膀;學會了即便遭遇多么大的不幸碰觸多么大的困難,也要一邊忍受著痛苦一邊磨練堅強;學會了在成功的時候,不再沾沾自喜孤芳自賞,不再沉迷投入于那些縱情肆意,不在金錢名利的軀殼下封鎖前進的方向。
長大了,知道放縱感情是小孩子的專利,不再臨淵羨魚了;長大了,知道花更多的心思理解母親、心疼母親,如同母親心疼自己一樣,把畢生的精力都傾注在兒女身上,而又從不計較投入與產出。于是不禁悔恨年少時對母親的潦草,對母親的含辛茹苦以及默默付出經常被自己淹沒在青春期的煩躁和叛逆中,那時候揮霍著大把大把的幸福,卻不懂得如何珍視,那時候竟一次次用廉價的眼淚故作姿態地擊碎父母的良苦用心,至今回想起來仍心有余悸,懊惱不已。
長大了,懂得用心愛著母親,倒不僅僅是她的關愛超越了與我生命有緣相融的任何人。
長大了,已經習慣用另一種方式來閱讀母親,認真凝視母親炯炯的目光和被時光沖淡了的笑容,細嚼每一句滲透著人間真情的只言片語,或許一切都是不經意,但蘊藏在其間的情感和人生理念,是如此之美,甚至值得我將它們珍藏,用一輩子的時光去念念不忘。
母親常說:“人的一生,有些事是自己不能把握的,就像一個人的衰老,但我們能把握的也有很多,比如認真地過好生命中的每一天。”
曾幾何時,對母親的那份熟稔情懷使我漸漸懂得了抓緊時間去珍惜,珍惜生活中融入了母愛的點點滴滴,如同小心翼翼地珍藏每一個一去不復返的日子,努力讓生命中的每一秒都發揮到極致,在這最沒有負擔的夏日陽光中,去感念流汗的暢快和幸福。
生命之初,我們擔負了雙親多少期望多少關懷與愛?成長的路上始終有那么多母愛一樣至高無上的高貴靈魂期待我們快樂地長大,為了這些,我們絕不能隨意把自己放逐在痛苦與絕望的深淵,抬起頭,勇敢向前沖是我們一成不變的誓言,也是全天下所有父母一生的夙愿。
去的盡管去了,來的盡管來著,在匆匆的來去中,永遠有一份厚實凝重的母愛擁在心中,輕輕地,溫暖慰藉著未來的日子,伴我長足遠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