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丁俊暉一桿連續打出103分,以遠遠超出臺面上所剩分數的局勢下勝出時,我在直播間里久久不能平靜,這是真的嗎,太不可思議了,眼前的一切讓我難以相信。也許在一個外行人的眼中這并不值得像我這樣大驚小怪,但那一刻。長久的驚訝,就是我最真實的感受。
曾經,英國人那么瞧不起我們
記得在1986年的國際臺球邀請賽上,有中國記者問英國球員:“有沒有想過會輸給中國球員?”英國球員笑了笑說:“這種事情根本不會發生,如果輸給中國人。我就轉行不打臺球了。”
那個時候,我還不知道該如何去打臺球,但英國人對中國臺球選手的不屑一顧卻給我留下了深刻的記憶。
此次大賽之后,臺球在中國有了快速的發展。1995年,開始有了國內的排名賽,一些國際的知名賽事也在中國的不同城市開始舉行。中國球員的水平有了長足的進步,我也在1998年排在了國內第一。
還記得1999年在上海舉辦的世界職業臺球中國公開賽,中國共有4名選手持外卡參賽,我也是其中之一,當時我第一輪的對手是世界排名第53位的英國選手皮特·萊斯。
比賽前一天晚上我在訓練房練球,翻譯走進房間,對我說:“小龐,奈斯(世界職業臺球聯合會賽事總監)說了你要是明天能贏比賽的話,他頒發一座獎杯給你,”我聽后,什么話也沒說,但我知道,即便我贏了,他也不會發座獎杯給我。他這么說,是因為他從心里看不起中國選手。那時盡管我在非排名賽的國際大賽當中曾戰勝過不少世界名將,但他認為這次是排名賽,是職業球員的飯碗,我不可能贏,當時,我就暗暗在心底使勁:不能讓他們把中國人看扁了。
沒想到的是,第二天的比賽我發揮出色,幾乎沒給對手任何機會,5比1干凈利落地戰勝了對手。要知道,這是中國球員第一次進入世界職業排名賽的前32名。比賽結束后,奈斯走過來,向我表示祝賀。那時,作為一個中國人,我感到無比自豪,心想 這回你不吹牛了吧。不過,還真要謝謝他,正是他的話給了我勝利的動力。
聯想到這次丁俊暉的奪冠。我感慨萬千,在短短20年的時間里,中國人從剛剛認識臺球.被英國人看不起到成為世界冠軍、讓英國人刮目相看,這就是一個奇跡。
首次認識丁俊暉
奇跡誕生的背后,是常人不知的苦楚。為了讓小暉練習臺球,他的父母硬是狠下心賣掉了自家的房子,背井離鄉 陪兒子在外漂泊。
我清楚地記得,第一次見到小暉是在1998年,我當時在廣州參加IBSF(世界臺球聯合會)舉辦的世界臺球錦標賽。
一天我在訓練館中練球,一個中年人帶著一個小男孩來到我的身邊,對我說:“龐衛國你好!我是從江蘇專門趕來觀看比賽的,我的孩子非常喜歡斯諾克,你可以抽時間幫我的小孩看看嗎?”
在這之前,我也聽人提起過江蘇有個11歲就打出過百分的小孩,我不太相信,看來眼前的這個小孩就是。我看了一眼在他身后的小孩,這個孩子顯得很靦腆,他就是丁俊暉。
我對他說:“來,我們打兩盤球。”我先讓小暉開球為了能夠多了解小暉的技術,證實一下小暉是否有過百分的水平,我盡量多創造機會讓他打。在他拿球桿,擺球的過程中,我又和他的父親聊了兩句,知道他這次除了帶孩子看比賽開闊眼界外,另一個重要目的就是希望我能夠給他一些建議。
我清晰地記得,當時在訓練館中有許多外國球員訓練,當他們看到這么小的孩子打球時紛紛好奇地過來觀看。而小暉并沒有因人多而怯場。打出好球他下沾沾自喜,出現失誤也不垂頭喪氣,精彩的表現引來老外的陣陣掌聲。那時,我暗暗稱奇,這個孩子有與年齡不相稱的沉穩和冷靜-之前的疑問一下子都打消了。對!這是一塊好材料將來會有不俗的成績。打完球后,我把我的想法和小暉的父親進行了交流,希望他放下疑慮,支持自己的兒子。
奪冠,公開的秘密
小暉在中國公開賽上的奪冠被很多人認為是偶然的,但我并不這樣認為,小暉現在的實力以及在這次比賽中所表現出來的技術完全配得上這個冠軍的頭銜。雖然比賽過程當中有一些客觀的因素以及運氣成分在里面但這絕不是偶然現象。我們可以把小暉的最終奪冠看作是爆冷但一路過關斬將可一定是靠實力支持的。
小暉能有今天的成就,除了父母的支持,高人的指點,刻苦的訓練,還有一點不得不提,就是他過人的臺球天賦。小暉9歲開始接觸臺球,兩年后,就在訓練中打出了單桿115分的好成績,15歲時,在訓練中打出了滿分147分,連續奪得亞洲青年錦標賽和亞洲錦標賽冠軍,亞運會金牌,并在同年成為歷史上最年輕的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這一系列成績向人們展示了他在斯諾克上的巨大潛力。
丁俊暉奪得世界青年錦標賽冠軍的同時.也獲得了參加世界最高級別職業排名賽的資格。但因世界職業聯合會要求:參加職業賽的選手必須年滿16周歲,當時只有15歲的丁俊暉只好又等了一年。
為了更好地參加職業比賽,熟悉英國的訓練條件,比賽環境,丁俊暉在英國進行了大半年的適應性訓練,這對他這兩年的職業比賽很有幫助。
在英國參加職業比賽,要考慮很多生活問題,最重要的就是語言和飲食。我剛去英國參加職業賽的時候,住在距離英國倫敦2個小時陪途的小鎮上,住的地方距離練球的俱樂部走路要20分鐘。
每天早上10點訓練開始,下午5點訓練結束。結束后,我要到超市買菜,回公寓做飯.而在北京,我可是從來沒有進過廚房的:但是在英國,吃飯要自己解決。你可以問我:為什么不去飯館吃,告訴你,英國的消費是很高的,尤其是吃飯和打車,在外面吃一頓夠我自己做飯吃三天的。
這樣單調的生活,幾乎每天都在重復著。在英國打職業賽的中國選手幾乎都是這樣,小暉也不例外。
中國,還會有多少丁俊暉?
在英國的中國球手都會感慨于英國人對斯諾克的喜愛,我去蘇格蘭參加公開賽時也有同感。
比賽在一間規模很大的俱樂部中舉行,我相略地算了一下。大概有40多張斯諾克球桌,蘇格蘭的著名球手希金斯就在這家俱樂部訓練。
我在這家俱樂部隨便走了走,發現有很多八,九歲的小孩在這里打球。每個小孩自己一張球臺,邊上也沒有大人或教練,幾個小孩的水平都不高,同行的經紀人告訴我說,在英國,很多家長把臺球當成孩子必須要掌握的一項技能,很小的時候就去培養他對臺球的興趣,如果孩子喜歡,又有一定天賦的話,就會進一步培養他-這讓我聯想到了中國的乒乓球,沒錯,斯諾克在英國就像乒乓球在中國一樣。
應該說,中國的臺球正處于一個良好的發展階段,記得我在剛練臺球的時候,因為沒有老師,用不正確的姿勢打了一年,后來通過看錄像帶才發現了自己的問題,費了好長時間才調整過來,而現在的孩子不用走我這樣的彎路了。隨著老一代球手逐漸淡出賽場他們中有的自己開設了臺球俱樂部,用自己的技術和經驗培養下一代。
自中國公開賽丁佳暉奪冠之后,我明顯感受到了國內對臺球運動的很多變化,其中包括。全民對臺球關注的增強。電視臺,報刊、網站對臺球節目的曝光率加大,前來咨詢臺球事宜的人增多很多家長對培養孩子從事臺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等等。
但我們也要看到,中國臺球的整體水平還是比較落后。在世界排名前256位當中,只有5名中國選手,英國球員還是占據了統治地位。當然,這其中也有世界職業臺球聯合會在比賽推廣牛的不足。比如,中國球員要參加職業賽.不光要通過亞洲的資格賽取得參賽資格,還要有強大的經濟支持(約5萬元人民幣/年)。因為經濟的原因,很多國內好的球手被限制在了門外。
丁俊暉取得中國公開賽的冠軍后世界職業臺球聯合會也加大了對亞洲市場的關注,為了推廣斯諾克運動,積極地開發亞洲市場,這次比賽,史無前例地向亞洲發放了16張外卡,充分體現了世界臺聯對中國市場的重視。
像丁俊暉這樣把臺球當作奮斗目標的孩子,在中國為數不少,像大連的田鵬飛,黑龍江的梁文博,重慶的肖國棟等,都是近幾年國內涌現出的非常有潛力的年輕選手。他們也和丁俊暉一樣失去了很多同齡人的樂趣,刻苦訓練,不斷實現著自己的夢想。
在我看來,臺球是個比較適合中國人的運動。只要全民意識增強,我們國家的臺球運動會得到很好地普及,也才能更高更快的發展。
責編/王查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