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了!”捋了捋略微有些稀疏的鬢角,24歲的馬林悠悠地吐出兩個字。“看面相,我是不是特像30多歲?其實,我也知道,大家都這么說。但真是沒辦法,經(jīng)歷了那么多,能不顯老嗎?我覺得自己的心理年齡最少要比實際年齡大四五歲。”
世界上什么最復(fù)雜?世界上什么最簡單?古今中外,不知多少人有過這樣的疑問。不同的人自然有不同的答案。但,也許只有這一個——人,才會獲得最廣泛的認同。矛是矛,盾是盾,兩者之間界限分明,可一個人卻往往會自相矛盾——堅強的心靈也有脆弱的角落;苦澀的淚水也能釋放喜悅的翅膀。矛盾塑造著多樣的性格、迥異的人生。或許,生命的精彩并不在成功與否,而是你有沒有經(jīng)歷過一個戰(zhàn)勝種種矛盾的過程。
年輕的滄桑
在中國乒乓球隊,流傳著這樣一個段子:幾年前,一位解說員在電視里“夸獎”道:“小將馮哲敢打敢拼,但最終還是經(jīng)驗豐富的老將馬林技高一籌,取得了最后的勝利。”而實際上,馬林當時還不到20,比馮哲更是足足小了5歲。
如果說馬林當年只是在外表上略顯成熟,那么在經(jīng)歷過太多風(fēng)雨洗禮的今天,他更多了一種和年齡并不相稱的滄桑。也許,在幾年間他對老瓦的不同心態(tài)也正說明了這種變化。
剛進國家隊時,馬林總是覺得老瓦很神秘。看他打球時鎮(zhèn)定自如的大將風(fēng)度。變化多端的技術(shù)風(fēng)格,年輕的馬林簡直佩服得五體投地。那時候,老瓦也是馬林心中最崇拜的偶像。
后來,隨著在國家隊中逐漸成為主力,小馬的態(tài)度有了新的變化——老瓦雖然不錯,但有些地方恐怕還不如劉國粱、孔令輝。既然在隊里我能贏劉與孔,那么打敗老瓦也不算什么太難的事。1999年的第45屆世乒賽單項賽上,馬林與老瓦狹路相逢。比賽前一天,他對主管教練吳敬平說:“您放心,明天拿下老瓦沒問題。”年少氣盛的他果然兌現(xiàn)了自己的諾言。雖然其間幾度面臨極端困難的局面,但馬林沒有放棄,因為他始終相信自己。而那一戰(zhàn),也成就了馬林在世界乒壇的地位。從此之后,他站穩(wěn)了在國家隊的主力位置。
隨著技術(shù)上的日益成熟,馬林逐漸成為了中國隊新的核心。幾年間,他對老瓦幾乎鮮有敗績,瓦爾德內(nèi)爾也幾度公開表示馬林是自己最難對付的苦手。于是,在內(nèi)心深處,馬林對走了下坡路的老瓦不免多少有些輕視。也許正是這不自覺之中的輕敵情緒造成了雅典奧運會上的悲劇。沒有倒在全盛時期的老瓦刀下,卻被牙齒快要掉光的老虎狠狠咬了一口,這球馬林輸?shù)貌环M瑫r,他對老對手又有了更深一層的理解——老瓦實在不容易,雖然他的技術(shù)已不再先進,但老瓦對于勝利的渴望,對于乒乓球的熱愛卻值得自己學(xué)習(xí)。在新的層面上,瓦爾德內(nèi)爾再一次成為了馬林的偶像。
作為中國隊的核心球員,馬林的成績也許算不上輝煌.但一次次挫折與失敗的經(jīng)歷,卻讓馬林不得不變得更加堅強。第45屆世乒賽團體賽和悉尼奧運會兩度遺憾落選,世乒賽單打金牌觸手可及卻幾度意外失手。2003年,巴黎世乒賽之后,馬林曾經(jīng)有過很長一段時間的絕望。晚上是不斷驚擾的噩夢,白天是無處不在的凄涼。人雖然每天還在做著和以前一樣的事,可腦子卻根本不知道在想什么。那時候,馬林曾覺得自己最好的選擇就是放棄。
關(guān)鍵時刻,是新上任的主教練劉國梁解開了馬林的心結(jié),讓他有了留在球場的信心。命運也因此導(dǎo)演了馬林在雅典奧運會上那悲喜交加的一幕。
痛并快樂
在許多人看來,雅典也許是馬林奪得奧運會單打冠軍最好的時機。24歲的年齡。如日中天的氣勢、成熟細膩的技術(shù),使得馬林成為雅典男單奪金的最大熱門。賽前,經(jīng)驗豐富的老瓦便特別看好小馬:“只要馬林能保持現(xiàn)在的狀態(tài),那么在雅典他肯定能笑到最后。”
2004年8月18日,被看好的馬林與不被看好的老瓦在奧運會中撞出了火花。最終的結(jié)局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幾年間從未輸給過對手的馬林這一次幾乎還沒來得及做出有效的抵抗便敗下陣來。輸球并不是因為技不如人,無論是相持還是變化,馬林都并不輸于老瓦。造成悲劇的原因,其實還是心態(tài)。馬林回憶說:“從前和老瓦打球總是選擇最兇悍的打法,這一次所有可兇可穩(wěn)的地方,我都選擇了最保守的,而他卻相反。”
單打比賽輸?shù)袅耍€有和陳玘的雙打。從8月18日輸球到21日的男雙決賽,馬林度過了一生中最痛苦的幾天。他也想盡量忘記,可輸球的一幕卻不時從記憶的深處鉆出來,狠狠地在他的心上扎一下。白天還好,一是要打比賽,二是空閑的時候總有搭檔陳玘和陪練王建軍相伴。三個人說說笑笑的,倒也能轉(zhuǎn)移注意力。教練們也知道馬林心里不好受。所有人見了他就當是沒有輸球的事,只是一個勁地為他的雙打出謀劃策;雖然明知道教練現(xiàn)在不會說什么,但馬林還是不由自主地躲著人走。他覺得輸了球和他們見面時心里還真有點兒虛。最難熬的是夜深人靜的時候,同屋的陳玘早已響起了輕微的鼾聲,馬林卻在床上翻來覆去。輸球后的三個夜晚,每一個都是那么漫長。馬林說:“何止是度日如年啊,簡直是度秒如年!”
他不由想起了國梁幾年前說的話:“到了奧運會,每天能睡上兩個小時就不錯了。”那時,馬林對國梁的說法不免半信半疑:睡兩個小時白天還想打球?可如今國梁的話應(yīng)驗了。奇怪的是,平常特別貪睡的馬林竟然一點兒也不覺得困,就像一支繃緊了弦的弓,不到比賽最后一天根本就松不下來。
搭檔陳玘是第一次參加如此重大的比賽。盡管心里難受,但馬林更怕自己的情緒給同伴造成不好的影響:他對陳玘說:“你放心,雖然單打輸了.但肯定不會影響到咱倆的雙打。你就盡力發(fā)揮吧。萬一輸了,責任我負。”
2004年8月21日,當男雙金牌掛在胸前的時候,馬林有了一種如釋重負的感覺。他覺得,對大家,對自己,也算多少是有個交代吧。輸給老瓦,曾讓他欲哭無淚,站在領(lǐng)獎臺上的一刻.淚水卻禁不住潸然而下。
束縛的激情
沒有孔令輝的陽光.也少了王皓的帥氣.在中國乒乓球隊,馬林并不能算是帥哥。盡管如此,喜歡馬林的球迷卻不在少數(shù)。在“林迷”們?yōu)樾●R哥建立的網(wǎng)站“高手如琳”上,有人提出過這樣一個問題:“林迷”們到底喜歡馬林什么?球迷們給出的答案很多,但幾乎每個人都認同一點:愛馬林,是因為他的激情。
看馬林打球,很多時候不能不說是一種享受。行云流水般的節(jié)奏。氣勢如虹的進攻,永不低頭的頑強。對于馬林,蔡振華有著特別的偏愛。幾年前,他就曾說過:“如果其他隊員都能有馬林那樣的拼勁,我就放心多了。”
膽大心細,造就了馬林三奪世界杯的戰(zhàn)功。然而,激情四溢的他也會因患得患失而束手束腳。對于馬林在奧運會和世乒賽單打比賽中的失利,劉國粱曾有一個經(jīng)典的說法:“一到世乒賽或者奧運會賽場,馬林的身高就從1.74米縮成了1.1米(重心越低,穩(wěn)定性越高,同時殺傷力也越小),整場比賽他幾乎都是蹲在地上打球。”雅典奧運會后,馬林第三次在世界杯中稱王。賽后,劉國梁針對馬林的問題開出了藥方:以馬林目前的水平,即使只發(fā)揮出八成實力,也可以戰(zhàn)勝超一流選手。只有大膽進攻,直板反膠沖擊力大的特點才能顯示出來。一旦想得太多.就會束縛他打球的靈感。
膽大還是膽小,成了馬林身上的一個問號。也許會有人疑惑,當初那個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馬林到底還能不能回來?馬林是真的越打膽子越小嗎?恐怕也不盡然。其實,放不開手腳的原因很簡單:對自己太高的期望變成了沉重的包袱。
馬林從不諱言,作為一名球員,最大的追求就是成為中國男單第三位大滿貫選手。幾年前,曾經(jīng)有這樣一個真實的場景:某次比賽期間,《乒乓世界》雜志為孔令輝、劉國梁和馬林拍照時,恰好老瓦也走了過來。攝影記者請老瓦入座,馬林主動讓出了自己的位子。站在三位大滿貫得主的身邊,他眼中流露出來的并不只是羨慕。
對于大滿貫的渴望也讓馬林幾次在機會面前失去了平常心。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但一個眼里只有肩章的士兵卻未必能成為一名優(yōu)秀的戰(zhàn)士。大滿貫就像一柄雙刃劍,既能成為披荊斬棘的利器,也可能一不留心就傷了自己。
對馬林來說,大滿貫就是一個矛盾:“沒有這樣一個目標,就覺得訓(xùn)練時少了點兒動力。可目標太大了,比賽時的壓力也隨之增大。”幾年的挫折讓馬林付出了高昂的學(xué)費。奧運會之后,他終于有了豁然開朗的感覺:“過去,是大滿貫‘害’了我。其實,就算比賽全輸了,生活還得繼續(xù)。現(xiàn)在,我希望忘掉大滿貫,只要自己能夠在比賽中發(fā)揮出真實的水平,即使輸了球,也不會有太多遺憾。”
平和的霸氣
但忘記又何嘗容易?一個人或許可以改變言談舉止,卻很難改變他內(nèi)心深處的某種情結(jié)。盡管登頂?shù)臋C會已越來越少,但馬林又何曾真正放棄過?記得在雅典奧運會之前,馬林曾經(jīng)對陳玘說過:“這屆我?guī)е愦颍?008年的時候.就該你帶我了。那時,你可別嫌棄我啊。”
難道馬林真的對自己失去了信心嗎?馬林笑著解釋“大家恐怕都誤會了。其實這只是我鼓勵陳玘的一種策略。他畢竟是第一次參加世界大賽。這么說,他的心氣可能一下就提上來不少。到2008年時,我才剛剛28歲,應(yīng)該還不能算太大吧。我希望在北京奧運會上,達到自己運動生涯真正的頂峰。”
現(xiàn)實中,也許沉穩(wěn)和激情真的很難相互兼容。對于這一點,馬林也很清楚。回家探親時,父母都對他說:“你現(xiàn)在打球不像小時候氣勢那么沖了,好像有點兒保守。”馬林爭論道:“是打法和從前不一樣了。”可他也承認,現(xiàn)在的自己確實更趨于平淡。不過,他還是相信,等到下一次大賽來臨的時候,霸氣就會重新回到自己身上。
不久之前,馬林再一次回到了世界排名第一的位置。但他身后還是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越來越多年輕的身影。不知道馬林是不是也感受到了危機,他說:“對所謂新人的沖擊,我還真沒有什么感覺。不是我水平有多高,而是說我也同樣處在一個沖擊的過程中。只覺得是大家一塊在沖頂,又怎么能說是別人沖擊我呢?根本不存在人家搶我位置的問題,因為我現(xiàn)在同樣也沒有‘工作’,還想搶別人的位置呢。”
不再幻想最高處的風(fēng)光多么美好,馬林說:“我現(xiàn)在只想做一只螞蟻,一點兒一點兒地搬掉眼前的障礙。雖然看起來有點兒慢,卻不會停下來。時間讓我有了很多改變,但有一點始終不變,那就是永不服輸?shù)木瘛N矣X得一個男子漢應(yīng)該做到這一點,就像歌里唱的‘萬里長城永不倒’。”
乒乓球給馬林帶來了快樂,但與之相伴而來的,還有更多的痛苦。然而,這并不能改變馬林對乒乓球的熱愛。對于往日的成敗,他已釋然:“每個人在一生之中,痛苦總會多于快樂。作為運動員就更是如此。老瓦打了10屆世乒賽,也不過拿了兩次冠軍。多偉大的球員也還是輸球的時候多。所以,我現(xiàn)在只想多打幾場能給自己和球迷帶來快樂的比賽,年齡,讓我越來越多地體會到勝負之外的快樂。”
堅強的脆弱
球場上的馬林大起大落,球場外的馬林也難得平靜。客觀地說,喜歡馬林的球迷確實很多,可對他有微詞的也并非少數(shù)。除了經(jīng)常被人詬病的球場比賽小動作多,幾年來,關(guān)于馬林的負面新聞也頗有幾件。
最近的一次就是奧運會之后發(fā)生的合肥“罵人事件”。對此,馬林解釋道:“過去,我確實有許多地方做得不夠好。假如自己能做得更出色些,可能也不會招來那些誤會。經(jīng)歷了這么多,我明白了一個道理——作為一名球員,如果只會打球,恐怕也很難打好。要獲得真正的成功,必須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zhì)。不過,合肥那件事我太冤枉了。我要是真罵了班車司機,人家本人能一點兒反應(yīng)都沒有嗎7何況,就算我真是大腕,也沒有權(quán)利罵人呀。”
對馬林的采訪是在運動員公寓附近的一家小餐館里進行的。馬林依然像以前一樣豪氣干云。風(fēng)卷殘云過后,馬林發(fā)現(xiàn)忙于記錄的筆者一直沒動筷子,便停了下來。看得出來,他的胃口并沒有盡興,可無論怎么勸,也不肯再吃了。
盡管坐在一個并不起眼的角落,還是有球迷發(fā)現(xiàn)了馬林。其中一位端著兩杯啤酒走了過來,執(zhí)意要和馬林碰上一杯。見推脫不過,馬林爽快地一口氣喝了。接著,又按那位球迷的要求,耐心地在同一張紙上兩次簽上了自己的名字。
拋開是是非非,眼前的馬林和從前那個年少氣盛的他有著完全不同的氣質(zhì)。曾經(jīng)的咄咄逼人,變成了如今的從容平靜。他的眼神中也多了幾分平和。
隨著年齡的增長,如今的馬林越來越注重感情。13歲便離開沈陽的他,似乎比當年離家時還更要戀家。放假的時候,他總是盡量選擇與家人呆在一起。在沈陽,他為父母購置了一套將近200平米的新房,就連里面的家用電器也配置得一應(yīng)俱全。他開玩笑說:“以前,家里的房子小,我打電話回家.鈴聲響一兩次,電話就接通了。可現(xiàn)在,有幾次都要掛電話了,爸爸媽媽才接起電話。看著父母過上快樂的晚年,我特別高興,覺得雖然很少有時間陪他們,但也算盡到了孝心。”
對于曾被吵得沸沸揚揚的戀愛問題,馬林并不愿意多談:“戀愛談得好.對事業(yè)應(yīng)該也是一種促進。但如果老是吵架,影響肯定就是反面的了。現(xiàn)在隊里有規(guī)定,作為一名隊員,我必須遵守。對我來說,戀愛應(yīng)該是20歲以后的事了。”
毫無疑問,為了乒乓球,馬林已經(jīng)付出了很多。今后,他還將做出更多的犧牲。然而,這一切都不能改變馬林眼神中的堅定。對于未來,硬漢馬林沒有太多的期望,他只是淡淡地說:“但愿自己能變得更加堅強,因為我最大的缺點就是脆弱。”
責編/葉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