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英國不看教堂,等于沒去。英國的教堂比中國的寺廟還要多得多,一個社區常常有好幾個教堂,或聳立在繁華的鬧市街頭,或掩映在鄉村的綠樹叢中。據統計,英國有教堂54600多座,可如今,英國已不再是虔誠的、常去做禮拜的教徒之國了,積極參加教會活動的人口比例在全歐洲倒數第一,過去的十年里,每年平均有40座教堂關閉,越來越多的教堂“門前冷落鞍馬稀”。
我們曾經住在曼徹斯特城老特拉福德的一個印度巴基斯坦裔聚居區,周圍有好幾個教堂,平時不開放,只有周日才做禮拜。有一座挺大的波蘭裔教堂,已廢棄多年,周圍雜草叢生。據了解,英國一些教堂因年久失修,無人問津,只得改作它用,成為貧民住宅、歌舞劇院、展覽館,甚至是酒吧和夜總會。
處于游覽名勝之地的教堂尤其是歷史悠久的著名大教堂,境遇要好一些,這些教堂都不收門票,參觀免費,靠教徒、旅游者特別是企業家和大富豪的善款彌補虧空。
維斯敏斯特教堂,是英國最壯麗的哥特式建筑,雖然正在大規模修繕,但仍然能夠感覺它的金碧輝煌、宏偉壯麗。維斯敏斯特教堂建于1065年,從威廉一世開始,英國歷代君主都在此舉行加冕典禮,王室成員的婚禮、喪禮也在這舉行,黛安娜王妃遇車禍身亡,靈柩就擺放在這,供人們憑吊瞻仰。邱吉爾、達爾文、牛頓、喬叟等名人的遺骸安葬在此,維斯敏斯特教堂成了名人的圣殿。我們去風景優美的古鎮切斯特市參觀,古老的切斯特大教堂有1000多年歷史,門口有供旅游者免費索取的文字介紹,讓人驚訝的是,竟還有中文版本。據教士介紹,現在切斯特大教堂只要一開大門,每分鐘開支就是兩英鎊。教堂各廳放著募捐箱,靜靜地等候人們的愛心。
英國如今教徒越來越少,年輕人大多沒有去教堂禮拜的習慣,而寧可泡吧或旅游,一些年輕人的T恤上還調侃地寫著“今天我們不做禮拜”。
孫毅/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