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我模仿西施皺眉以來,遭到鄰人的嘲諷。甚至于人們見到我就將門窗緊閉,躲得遠遠的。我不服,我氣憤。于是終日將自己鎖在家中,茶不思,飯不想。無意中我又讀到了莊子的文章——《東施效顰》,惱怒便從心頭涌起。莊子這樣的大思想家,為何要同我這個無名小卒作對?他又為何要羞辱我,抨擊我呢?說什么“東施本為丑女,模仿美女西施后,就更加丑陋無比了”。我愈想愈氣,抱著西施的畫像,喃喃道:“西施啊!你說我有什么錯呀?你是那么地端莊美麗,那么地亭亭玉立,那么地苗條動人。我費盡心思模仿你,結果卻受人嘲諷。我追求美麗有什么錯?有什么錯?不行,我不能如此被動,我要找個說理的地方,我要這冷嘲熱諷,都煙消云散,我要這困惑,再也遮不住我的雙眼。”
于是我踏上了去莊子家的路途。走在田間小道上,凜冽的寒風令我瑟瑟發抖,樹木蕭條零落,我不禁縮了縮脖子,整了整衣領。田野上,一對父子正在勞作。孩子突然叫了一聲:“好藍好藍的天啊!”我吃了一驚,想道:“真是個孩子,天氣這么惡劣,他竟如此歡躍!”我又看了過去,父親正將種子撒入翻過的松軟土地中,和諧的動作與天地渾然一體。跟在他身后的兒子,抓起一小把種子,模仿著父親,撒向了另一邊堅硬的土地中。我不禁悄悄地抿了抿嘴,如此笨拙的動作,如此幼稚的想法,真是個孩子。我又繼續上路了。
經過了一周的征途,我終于到了。來到莊府門前,一童子正坐在門檻上,無聊地盯著地發呆,我上前拍了拍他說:“請問……”“你是東施姑娘吧?我家師傅正在里面恭候姑娘。請!”疑惑的我走了進去。一位慈眉善目的老人正端坐堂前,想必他就是莊子了。憤怒壓下了剛剛的疑惑,我張口罵道:“好你個莊子,你呆在這世外桃源享清福,怎知我被你的文章害得好苦啊!今天我要和你把這筆賬算清?!鼻f子不慍不惱,說道:“姑娘,我知道你會來的。坐吧!讓我們好好談一談?!?/p>
我的情緒依舊激動,說:“你有什么話就快講,不要浪費我的時間?!?/p>
“好,先說說你第一眼是怎樣見到西施的?!?/p>
“我……”我陷入了回憶之中,“那天,我路過‘云夢繡莊’,見一女子正在繡花,那女子眉宇間透出一股清麗,柳葉彎眉,一雙水汪汪的大眼,閃動著靈氣,一頭秀發直垂腰際,她盤坐于地。姿態優美,繡花手藝更是堪稱一絕,手不斷在織布之間穿梭,流暢和諧。我就在那一刻被她的容貌傾倒,她就是西施?!闭f出后,我抬起了頭,思緒中充滿了無限的向往。
“原來是這樣啊!后來呢?”
“后來,后來我不知怎的就變了。以前我一直以為自己的女紅是村里數一數二的,可自從看到西施的繡品,我便抬不起頭了,我將自己的繡品通通付之一炬?!?/p>
“我變得很自卑,在人前抬不起頭。又有一次我看到西施捂著胸口,皺著眉,微微彎曲著身子蹣跚前行,那樣子更加迷人了。于是我費盡心思模仿她,我對著銅鏡模仿她的一顰一笑,走路姿態,過了很長時間,待我覺得已經很像了,我才邁出了門檻,誰知大家卻這樣對我,為什么?”我的情緒又激動了。
“你別生氣,別急。她那是一種病態,你健健康康,為何要那樣做呢?”
“我向往她的美貌,我追求她的美麗。”
“你覺得美麗就是面貌的俊俏嗎?”
“不是嗎?”
“哎!你的鄰居曾經告訴我,有一年,村里鬧災荒,糧食不多,人們都挖野菜。恰巧他的女兒病了,咽不下野菜,想吃一碗白米飯,于是你將自家的救命糧送了過去,是嗎?”
我思忖著:“是啊!我從小都是與人為善,看到別人有難處,總會伸手幫一把?!?/p>
“你的心地如此善良,不就是一種神圣的美嗎?人的美麗不在于身,而在于心。你在大家心中一直很美麗。”
“可我追求容貌的俊美,不對嗎?”
“你沒有什么錯誤,只是你不該盲目模仿、失去自我?!?/p>
三個月在交談中飛快流逝了,我告別莊子,踏上了歸途,田間麥芽已破土而出,一片綠,一片生機,沖破了先前的昏暗,一切明朗了。我又憶起了田間那對父子,自己不是就像那個無知的孩童嗎?
其實模仿,可以是一種獲取知識的途徑,但盲目的模仿,只會讓你碰得頭破血流,飽嘗“一失足成千古恨”的惋惜。希望不會再出現第二個我了。同時,我也明白了:流星追求炫目,蝴蝶追求芬芳,我追求的應該是心靈的美麗。
我仰望天空,深深地吐了一口氣,連同一切愁思。忽地發現——天好藍。
選自《全球華人少年美文大賽獲獎作品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