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終于聽到了那句期待已久的“嫁給我吧”,你無數次想象過的穿著拖地長婚紗、走在一生中最燦爛的舞臺上接受祝福的情景就要變成現實了。但還來不及平抑急速加快的心跳,他卻又冒出一句:“我想……婚前我們最好做個財產公證。”此時此刻,你作何感想?
全國婦聯曾就這個問題進行了大范圍的民意調查。結果顯示:人們對婚前雙方財產是否有必要進行公證的問題,分歧很大。
有57.4%的人認為,婚前財產公證與傳統的家庭觀念相違背,和結婚成家的感情氛圍不符,會破壞雙方感情。來自上海市司法局公證處的消息說,每年全市都有因為一方要辦理婚前財產公證而分手的案例。
而42.6%的被調查者認為,婚前財產有必要進行公證。離婚案件的增多及其涉及的財產糾紛帶來的煩惱,是人們傾向于婚前財產公證的原因之一。統計數字表明,過去20年間,全國各級法院審理的離婚案件平均每年遞增9.08%,這些案件中絕大多數都有財產糾紛。
那就讓我們來聽聽雙方各自的理由吧。
這是一種倒退,不值得提倡
王鈴 男 自由職業者
婚前財產公證的目的是什么?如大多數人所說:怕一不小心離婚造成麻煩,更直接地說,是怕吃虧。雙方在結婚前就做好了離婚的準備,我不明白為什么要結婚?這樣的婚姻還靠得住嗎?公證是純法律或商業行為,摻雜在感情中很難排除消極影響或傷害。就我本人來說,結婚就是要恩愛一生、白頭偕老。萬一自己看走眼而選錯人,哪怕是讓對方給騙了,我也愿賭服輸。既然愛了,就無怨無悔!我是億萬富翁也不會去公證,即使公證了,也不可能讓和我相愛過的人因為離婚過著拮據的生活;我是乞丐也無可公證,即使公證了,也無法讓一個自視為男人的人因為一段婚姻而靠女人的錢財生活。愛,是兩個人的情感結合,物質只能用于加強和深化情感,而不是相反。
這樣做很合理
曹剛毅 男 社會學家
婚姻是男女雙方感情發展的最高形式,婚前財產公證則體現了現代人對自己今后婚姻生活的高度理性。同時,這種公證不僅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以金錢、財產為籌碼的功利性婚姻,而且是解決今后婚姻、財產糾紛的重要法律依據。
婚前財產公證可以避免很多麻煩
黃女士 婦女工作者
在我們接觸到的大量離婚投訴案中,涉及財產糾紛的比較多,致使離婚久拖不決。一些夫婦盡管情同陌路,但還要一起過日子,許多人由此引發“離婚真累”的感嘆。如果婚前便有了財產公證,離婚會順利得多,法院辦案也會簡捷得多,而且還可以解決一些發生在農村的借結婚索要彩禮而引發的離婚糾葛。
白頭偕老很多人不能做到
印海清 男 機關干部
婚姻中重要的是融合,如果婚前就進行公證,那是不是在為離婚作準備呢?也許本意并非如此,但還是在為萬一婚姻失敗留了一條退路。
我的觀點:如果不信任對方,就不要急著結婚。既然成家了,一旦無法挽救家庭破裂而要分手,甚至發生諸多糾紛,那只能本著良心去做,即使吃虧了(何況是否吃虧也說不清),也要愿賭服輸。
逐年攀升的離婚率是現代社會產生的新問題,對于同床異夢者來說,與其將來雙方為爭財產劍拔弩張,反目成仇,倒不如“好夫妻明算賬”,以防萬一,減少矛盾,這也有利于社會穩定。
對弱勢方有利
曹敏敏 女 秘書
婚前財產公證,我認為弱勢方開口比較好辦些,如果的確不貪圖錢財,提出“公證”對自己也有利。我認識一位老板太太,她經常訴苦說:“丈夫家里人老是說我娘家窮,空手嫁過來就享福。其實他的家當我又吞不掉,還不是傳給了下一代。我哪點兒沾了老板的光?”我想,如果她辦了財產公證的話,起碼沒有了貪圖錢財之嫌。
但愿出臺硬性規定
趙云芳 女 稅務工作者
大多數人一看到“財產公證”,便往歪處想。其實,婚前財產公證正如專家所言,可避免功利性婚姻,若將來婚姻亮紅燈,解決財產糾紛便有章可依。所以我認為,法律上應明確規定,結婚前都得過“公證關”。
這讓我想起了婚前體檢。試想,如果不規定非體檢不可,未婚人士會主動去嗎?說不定一方想去,而另一方則認為對方懷疑自己有遺傳病、性病之類。
有了法律上的明確規定后,便可省卻少數人的胡思亂想。那時,“傍大款”已“傍”不上財產了,因為分手時財產歸誰已有法可依。
新派感情試探法
倪維嘉 男 在讀研究生
現在能接受婚前財產公證的,大多數還是那些具有較高素質和受過較高教育的人。但是就算能夠接受的人,在理解方面也還是存在著誤區:認為財產公證的唯一功能就是為了將來離婚方便。我發現,有些人把婚前財產公證作為對感情的考驗和試探,答案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得細細體會問話人的用意所在,這就像小品節目的女人向戀人提問:“要是我和你媽一起掉進水里,你先救哪個?”
萬一我的女友將來也提出這樣的問題,我可得好好考慮一番,如果是情感試探,那么就給她一個“??菔癄€情不移”的答案;倘若真為財產考慮,那可得認真比較一下我們之間的經濟能力了。
視具體情況而定
黃英 男 律師
我認為,是否“公證”,要視具體情況而開口。我贊成財產公證,因為我是律師,把公證這類事看得很開,覺得它是順應時代潮流的。我也曾想向女友提出財產公證,但始終開不了口。因為我們是自由戀愛,感情因素多了點兒,我工作多年,積累了一定財產,一經公證,財產方面她肯定處于弱勢,這樣,她會不開心,認為我對金錢看得比感情更重。再說,即使女友同意公證,但若被“準岳母”知道了,沒準以為我有了幾個臭錢就神氣了,從此對我另眼相看,那又何苦呢?
婚前財產公證是對愛情的褻瀆
遲圓圓 女 中學教師
步入婚姻殿堂的夫妻是為了同舟共濟、牽手走過風雨人生,如果還沒結婚就先想好了退路,豈不是太缺乏相互間的信任與支持?況且,愛情就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還分什么彼此?依我看,真要公證,反倒會傷了雙方的感情。
這種方式反映了人們婚姻觀念的物化與婚姻的脆弱
肖強 男 職員
如果說這種方式在西方和經濟發達地區很平常,那是因為市場經濟的成熟,造成人與人都是一種契約關系,甚至連婚姻也不例外?;榍柏敭a公證會傷及兩個人的感情。因為這個“公證”是為失敗的愛情尋找一個庇護所,也是為了保障其中一方的個人利益。如果說婚前財產公證可以有效保障婚姻的話,那么愛情呢?愛情是否也需要婚前“公證”呢?
公證財產不如公證人格
張燕 女 機關干部
婚前財產公證?我一百個不愿意?;榍柏敭a公證的“好處”必須讓兩個假設成為現實:一是婚后一定會發生財產糾紛,二是將來一定會分手。若我們能白頭偕老,公證又有何用?
若我現在還是個無產者,他已經奮斗出了誘人的家底,那么誰會提出財產公證?若是他,我會不安;若是我,他會不會以為我對感情沒信心?我覺得,婚前財產公證硬是人為地制造出了一條裂痕:把你我分得格外清楚,這樣的婚姻生活怎能美滿?糾紛產生的真正原因,歸根結底都是人品的問題,做婚前財產公證還不如做“婚前人格公證”來得保險。
錢多的一方不提,我又何必提
柳月 女 公司職員
我和男友快結婚了,但我倆從來沒想去辦財產公證。我比他賺得少,有什么資格提出這個主張?不過辦理后,萬一真到了婚姻突變時,彼此分手也可以省掉很多麻煩,所以,有錢方當然可以提出來。但如果他沒有提出,我也沒必要開口。若我提出以后,男友肯定會覺得我怪怪的。而我究竟為了什么呢?證明我不如他,賺的錢少,還是在時刻表明自己的獨立性?自己本不多的資產還要處處和他分割清楚?如果說是為了證明和他的婚姻是愛情的結合,難道非要在婚前辦理財產公證不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