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腳上“死皮”怎樣去除
Q:我腳部的皮膚比較干燥,特別是腳后跟,常出現厚厚的死皮,既難看又粗糙,曾用熱水泡,用指甲鉗剪,有時還弄出血來,但過些日子又會長出來。請問,怎樣才能根除?
A:足跟“死皮”產生的因素不少,如鞋子不合腳,鞋底過硬承重不均勻,都會促使腳掌產生厚繭,一走路就會疼痛;倘若碰巧是平足又較胖,行走時間過長,就會生成“死皮”。另外,穿尖頭皮鞋和足跟過高,也易使足跟出現水泡,最后成為“死皮”。要從根本上解決這個問題,鞋子的合適選擇非常重要,因為足底有很多穴位和人體器官息息相關,腳如長期處在“受困”的狀態下,對健康的傷害是很大的。
自己動手去除“死皮”的辦法是:在熱水中放一些浴鹽,將病腳浸泡30分鐘,幫助軟化角質,然后用細砂磨腳石(通常在大超市里有售)慢慢磨,千萬不能使用剪刀等利器,實在不行,可去醫院作專業處理。記住,治療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不能操之過急,以免對皮膚造成傷害。與此同時,還要做到腳部的清潔和滋潤,這樣才能獲得滿意的效果。
患了鼻竇炎要及時治療
Q:我患鼻竇炎已有多年,鼻子塞得厲害時,就自己上藥房買一些滴鼻劑使用,但效果不是很好。有同事說,干脆做個根治手術。請問,這是否可行?
A:慢性鼻竇炎的治療原則是:恢復其正常通氣功能,并盡可能保留鼻腔及鼻竇解剖生理功能結構。除非鼻竇有不可逆的病變形成需用手術治療,應盡量采用保守性醫療。具體方法有:1.滴用血管收縮劑。以1%麻黃堿為代表,用作改善鼻腔通氣和引流,具有輔助治療的作用。2.上頜竇穿刺沖洗。用生理鹽水將竇腔膿液清除干凈,注入抗生素與腎上腺皮質激素等藥物,每五六天一次,直至痊愈為止。3.置換療法。采取負壓吸引法,讓藥液進入各組鼻竇。4.輔助性手術。切除中鼻甲、摘除鼻息肉和糾正高位鼻中隔偏曲等,以解除鼻道及其附近區域的阻塞,改善鼻道通氣引流,促進炎癥的消退。以上只是通常的治療原則,至于你的病情,建議去醫院檢查,醫生會為你制訂詳細的治療方案。
牙齒突然受傷要鎮靜
Q:我喜歡女子足球運動,有時在場上難免碰碰撞撞,倘若遇到牙齒受傷,該如何處理?
A:牙齒外傷主要有挫傷、脫位和折斷三類。當牙齒突然受到外傷時,首先要保持鎮靜,如有出血情況,可用衛生棉花或紙巾咬壓住,并借助小鏡子檢查,有無牙脫落或折斷,如有,應在現場及時尋找并保存,便于以后治療。倘若只有輕度咬合痛,即為輕度的牙挫傷,無須特別處理,只要進軟食,讓患牙休息一兩個星期即可。如有松動和疼痛較明顯或有折裂現象,則須立即去醫院。
牙外傷的治療效果取決于就診是否及時,特別是再植牙與牙齒脫落這段時間十分相關,時間越短成活率越高。所以,牙齒脫落后,應立即放回原位,若一時不能做到,可將牙含于舌下或口腔前庭處,也可放在盛有冷牛奶或生理鹽水的杯子里或用食品袋包裹,目的在于保持脫牙周膜濕潤即延長其活力,然后迅速到口腔科進行急診處理。
排毒膠囊治便秘是否可行
Q:我患有便秘癥,曾采用番瀉葉泡茶醫治,但效果不佳。去年,買了幾盒排毒膠囊,吃了以后療效不錯,但是停止服用即復發。請問,長期吃這種膠囊,是否會產生依賴癥?
A:便秘是指排便次數減少,每二三天或更長時間一次,無規律性,大便干硬并伴有難排出感等。引發的原因很多,首先應排除器質性疾病,如結腸腫瘤梗阻等,然后通過改善生活方式,如增加粗纖維的食物攝入,多飲水,增加運動,并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等,在此基礎上,可針對便秘的病理、生理因素,選用藥物治療。對慢性結腸型便秘,可選用胃腸動力藥嗎丁啉等;腸道功能差者,可選用微生態劑,不僅可清除體內“垃圾”,且能調節腸道菌群平衡,使腸道功能恢復正常,保持大便通暢。此外,還可合理地選用緩瀉劑,如麻仁丸、通泰膠囊和乳果糖等。至于有些人愛用排毒膠囊通便,那最好與其他緩瀉藥配合服用,以防產生依賴性。
蕁麻疹是不是風疹塊
Q:最近,我的皮膚時常起疙瘩,有時連成一片,瘙癢難忍。是否系風疹塊,應該注意什么?
A:蕁麻疹是一種常見的過敏性皮膚病,俗稱“風疹塊”。治療主要采用抗組織胺藥。新一代的藥物有息斯敏、敏迪、西替利嗪等,這些藥療效時間較長,基本無嗜睡副作用,但應與維生素C、K、鈣劑配合使用。中醫治療也有很好的療效,雖不能發現過敏原,但經過一段時間的中藥調理,也可改善患者的過敏體質,緩解病情。
應注意,病人在用藥的同時,要避免各種可能引發的因素。如居室要清潔,不要鋪地毯,不要噴灑殺蟲劑、空氣清新劑及香水,不要養花、鳥與貓、狗等。新裝修房,須通風兩三個月后再入住。若對寒冷敏感者,應在治療疾病的同時堅持體育鍛煉,增強機體的抗寒能力并且積極治療其他慢性病。
蕁麻疹通過用藥,都能很快得到控制,但往往藥一停又復發。因此,病人應堅持治療一段時間,待療效鞏固后,再考慮停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