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秋天的田野上,我看到一個孩子,大約有七八歲吧,他蹲在剛剛收割完畢的莊稼地里,專注地看著手里的東西。
在好奇心的驅使下,我走近他的身邊。看到了,原來他手上爬著好多的瓢蟲啊!
我問他:“孩子,你在干什么呢?”
他答我:“叔叔,我在數星星啊!”
“數星星?”我露出驚異的神情。
“對呀,你不知道吧,叔叔, 我們的自然老師說,瓢蟲也分好多種,有害蟲也有益蟲,你看這個,一顆、兩顆、三顆……”他仔細地數起瓢蟲身上的星星來,“一共是十二顆,這是十二星瓢蟲,我們老師說過,有七顆星的瓢蟲才是益蟲。”他把手里的瓢蟲放進了自帶的小罐頭瓶里,然后又開始數起其它的瓢蟲來。
我問他:“捉到這些害蟲你準備怎么處置他們呢?”
他得意地說:“我要把這些害蟲給我們家的小雞吃。”
看著他天真無邪而又滿臉認真的樣子,我不由得笑了,然而笑過之后,我突然又感覺到自己內心深處的震動:對于這些弱小的瓢蟲,孩子會耐心地數清楚它們身上的星星,以此來判斷它們的好壞,而我們這些成人則不然,對于我們身邊許許多多同樣弱小的生命,我們并不屑于數清他們身上的“星星”,發現別人一個小小的弱點,我們就會自鳴得意地攻擊別人,或者人云亦云地傳播著流言蜚語。
害蟲和益蟲的差別是因為我們人類的生存需要而產生的,好人和壞人的差別很多時候往往是因為我們對生活的錯覺而顯現的。但愿我們這些“已經長大了的成人”,能夠像那個數“星星”的孩子一樣可愛吧!
朱孝萍/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