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看過一篇小說,是說一個酷愛打籃球的德國納粹軍官,對一群戰俘說:只要能把籃球投進籃內,就饒其一命,馬上釋放;反之,立刻就地槍決。
戰俘群中剛好有一名籃球運動員,他目睹不少人悲慘地死去后,很鎮定而迅速地把籃球投進籃內。
德國軍官又想出新花樣。他說:“你可以走了,但留在這里的還有十余人,你可代他們一一投籃,如全部命中,他們也可獲釋放,但如有一次不中,那你們都得……”
運動員堅毅的臉上肌肉抽動了一下,就點頭同意了。當然,人們幾乎都望著他那雙手。但是他一眼也不望別人,一下一下地,把籃球全部投進籃里。只在最后一次,籃球在鐵圈的邊上晃動了幾下,人群中發出絕望的叫聲,但籃球終于還是滾進圈中去了。
他望望自己的手手在發抖。
人們獲救了,都敬重地望著他。也許,在他們心目中,這個運動員的形象瞬間無比高大起來了。
不是人人都肯這樣拿自己的生命去為別人做賭注的。 為了旁人,為了一群與你毫不相干的人,你會拿自己的生命去搏一搏嗎?你將有千萬種理由去為自己開脫———我不是救世主!我沒有這個能力!我沒這份氣魄!我想,即使是某些偉人,也未必愿意為民眾而犧牲。英雄氣概,反倒常常來自一些看似平凡的小人物身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