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歷正月初一,是中華民族最重大的傳統節日———春節。自漢武帝(公元前140年)時起,一直延續到今天。這一天古時稱為元旦、元日或“三元”(歲之元、月之元、日之元)。辛亥革命后,中國開始采用陽歷,為了區別農歷和陽歷,就把農歷年改為春節,把陽歷年作為元旦。
大年初一一大早就要放鞭炮。古人把竹節放在火中烘烤,使它發出巨大的聲響,用來避邪驅病。這是爆竹的起源。宋代起,以紙裹硫磺,用火點燃作響,稱為炮仗。
春節期間的一項重要活動是到親朋好友家和鄰居家祝賀新春,舊稱拜年。
從前,正月初一各家都要拜天地、迎神、祭祀(jì sì)祖先,以求神靈保佑自己家來年百事順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