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母豬飼養
1.分段飼養法:將母豬飼料分為泌乳前期、泌乳后期、配種期、配種后期和懷孕期五個階段的五種飼料配方。在泌乳期母豬的背膘可減少30%,因其懷孕和泌乳期消耗大量體內儲備營養所致。這期間飼料配方中要增加脂肪、蛋白質和礦物質。斷奶后每天增加能量飼料1.26兆焦耳,可使窩均仔豬數提高1頭。
2.合作母豬場:這種豬場一般有1200 ~ 1600頭母豬,有八個股東,每個股東接受母豬1周內的全部斷奶仔豬,在保育舍內飼養1周后出場,再接下周內的全部斷奶仔豬。這種場是全進全出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取代過去不間斷出場的方式,有利于提高飼養管理效率和圈舍徹底清洗消毒。
二、仔豬飼養
1.個別斷奶法:把窩內較重的仔豬提前2 ~ 3天斷奶,讓體小的仔豬吃到更多的母乳,從而提高斷奶仔豬體重。因斷奶重與上市重呈強正相關,斷奶重在6.5公斤以上者比5公斤以下者提前7天以上達到上市體重。
2.隔離飼養法:在2 ~ 3周齡斷奶后,把斷奶仔豬放到遠離母豬的保育舍內飼養,可減少疫病和提高母豬年產崽數。
三、育肥豬飼養
1.一條龍飼養法:把斷奶仔豬直接轉移到肥育舍,飼養到上市體重。其優點是增重快,減少勞力和運輸費用,避免了由母豬舍到保育舍再到肥育舍的應激因素。
2.提高上市體重:上市體重已由100公斤提高到114公斤。屠宰場愿要體重大和不積累過多脂肪的豬。
四、飼養管理
1.電腦記錄:90%以上的豬場用電腦記錄,并將生產記錄和財務記錄結合起來,既省事又方便。
2.控制環境:控制豬場臭氣的方法有搞好污水處理設施、改變飼料中的蛋白質和礦物質含量以及在飼料中加入絲蘭屬植物或酶類等添加劑。(四川 周世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