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喜歡獨自一人漫步于林陰小道,去體驗心情的豁然開朗;總愛靜靜地坐在溪邊,傾聽溪流的歡歌;總認為獨處就是美,而把“熱烈”看成了敵人。突然有一天,聽到了久違的童聲,那是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他們在無所顧忌地做著游戲。我心中一動,小時候,我何嘗不是那樣!而現在呢?一堵無形的屏障把你與我,我與他,他與你隔開。難道這就是成長?這就是那種所謂的成熟?我惘然。
懵懂之中,我在尋找答案,然而天地無垠,我欲求不能。其實,答案就在自己心里。天真無邪的童年被如火如荼的青春所取代,我們本是熱烈的,但是我們卻用最大的力量去抑制我們的熱烈,熱烈被我們壓迫,不屬于我們的那份“成熟”卻被我們強加于身。于是,我們變得“老成”,人與人之間卻變得那么不默契。
我們的內心充實嗎?其實,我們悲哀得很,因為我們失去了青春的活力,我們的生命也因此顯得蒼白無力。
我們過早地涉世了,但對世事的了解卻并不那么深刻。我們也因此得到了那份僅僅是無所謂的成熟感,但我們失去的東西卻太多了,我們失去了詮釋青春的機會!
打開心靈的鎖吧!我們不需要太鄭重,太苛刻,太成熟。
我們是年輕的一代,我們需要一份坦然,一份灑脫!
【作者系江蘇省贛榆縣厲莊中學白楊文學社社員,指導教師:萬利芹】
點評
本文從林陰小道漫步寫起,由童聲勾起回憶轉入主題,天真無邪的童年被如火如荼的青春取代,作者自然地反思了涉世過早,抑制感情的苦惱,于是疾呼“打開心靈的鎖吧!我們不需要太鄭重,太苛刻,太成熟”。這種感悟從本質上說,是積極的,字里行間流淌著真誠和熱情。本文描寫太弱,議論過重,有點空洞無物之感。
【特邀點評:張銀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