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10月26日開始實施的《電子支付指引(第一號)》文件只是央行整飭電子支付市場的開始。據內部流傳出來的時間表顯示,2006年底之前,第二號和第三號指引都將出臺,接下來的一年將是電子支付產業鏈上市場生存能力大比拼的時間。
由商業銀行、第三方電子支付公司、安全認證機構、商戶以及用戶等組成的電子支付產業生態圖中,銀行與支付公司是其中的核心紐帶。面對第一號指引的不同態度背后是各自商業利益的暗自較量,對于央行來說,系列指引文件的出臺并不是簡單的清理門戶,理順市場幾方關系、促進電子支付良性發展才是背后的要義。
而對于更多的第三方電子支付公司而言,2006年是關乎其生死的一年,入局與出局的悲喜劇或許將在這一年頻繁上演。之前被稱為監管灰色地帶的第三方電子支付也將有一個清晰定位,“是技術公司還是金融公司”的爭議將告一段落。
與此同時,商業銀行與支付公司之間的關系也在經歷悄然調整的過程,過去的合作伙伴也許就是明日強勁的競爭對手,電子支付的江湖刀光劍影,誰能在市場角逐中成為最大贏家頗費思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