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聞廬山風(fēng)景秀麗,今日一見,名不虛傳。
廬山,地處九江市南鄱陽湖畔。千百年來,廬山以其蒼勁挺拔的雄姿和神奇的魅力聞名中外,素有千古名山的美譽。廬山,平均海拔在1000米以上,最高峰大漢陽峰高達(dá)1474米。宋代文豪蘇東坡早有詩云:“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這正是廬山地貌的顯著特征。奇特的地貌再加上豐沛的雨量,促成了廬山云霧繚繞、氣候宜人的特征,使廬山有了涼島、避暑勝地的美譽。“山不在高,有仙則靈”,廬山的靈氣吸引了佛教、道教、基督教等宗教在此建院,數(shù)不清的文化遺跡使廬山成了集政治、文化、宗教、旅游為一體的千古名山。
從廬林大橋拾級而下,在峽谷中步行,松林蔽日,幽深清靜,涼氣襲人。出林見寺,眼前就是撤空禪師所建的黃龍寺了。寺前兩里左右,聽到瀑布聲震谷,黃龍?zhí)毒驮谘矍啊V撂肚埃娖俨硷w臨,濺若珠玉,潭水清澈見底,令我情不自禁洗濯其中,賞池弄水,水花四濺,令我笑之更歡。
黃龍寺外有古木三棵,稱為“三寶樹”,三棵寶樹樹齡高達(dá)1600余年,令人嘆為觀止。
行至牯嶺街以北的剪刀峽,懸崖上突兀險峻處立傘形圓亭,稱為“望江亭”。極目遠(yuǎn)眺,滾滾長江滔滔東去,恢弘壯觀。在亭中俯視萬丈深淵,令人目眩。山腰處,隱約可見一條蜿蜒小徑,山路極為陡峭,這正是過去登山的小道,被稱為“好漢坡”。
夕陽西下,赤紅色的晚霞濃抹天際,如錦緞鋪天,霞光四射,令人流連忘返。
(指導(dǎo)教師 郭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