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開局第一著走炮二平六或炮八平四,因為炮橫行經過帥(將)的中宮,因此名叫“過宮炮”。又因雙炮集結于一側,四川一帶又稱它為“偏鋒炮”。過宮炮有利于上馬出車,使攻守都有一定的威力,但若使用不當,容易造成雙炮集中的一側子力自相擁塞。
清代王再越著《梅花譜》對過宮炮開局有專題分析,認為先手過宮炮受制于后手當頭炮。但從20世紀50年代以后,尤其是何順安、胡榮華等上海名手經過精心鉆研,去偽存真,將過宮炮推陳出新,運用于實踐,取得了較好的成績,從而否定了《梅花譜》當初的結論。
近年來,象棋大師們又經過不斷研究和探索,使過宮炮攻防陣法有了許多新的變化和發展,其中有“胡榮華陣式”、“呂欽陣式”、“柳大華陣式”、“徐天紅陣式”、“許銀川陣式”等不同變化,真是千姿百態、五彩繽紛。三屆“上涌杯”過宮炮王棋王邀請賽的實踐有力地證實了過宮炮可以取得“和棋以上”的勝率。
將于今年九月底出版的《順德棋王賽專輯》中,匯編了2003年至2005年順德十次棋王賽專輯的組稿賽的全部對弈記錄、棋王自評和互評,另外還精選了近年全國象棋大賽上過宮炮對局18局。棋藝編輯部在征得本書作者孔廣錫先生的同意后,將其中部分精彩內容公諸于眾,希望對青睞過宮炮布局的讀者有一定的借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