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PK名家《藏獒》PK《秦腔》《空山》《兄弟》
2005是長篇大年,平凹的《秦腔》、阿來的《空山》和余華的《兄弟》,都在翹首期盼中,魚貫而出。都是大家,自有大家風范,必然自信沉著和從容,閱讀起來,相對沉郁也在情理之中。經歷了大半年沉郁的閱讀之后,突然遭遇《藏獒》,真有石破天驚的感覺。如此酣暢痛快的閱讀,不僅今年,多年以來,都久違了。
難怪《當代》責任編輯的送審意見中有如下激揚文字:
這群狗的快樂和悲傷、尊嚴和恥辱、責任和忠誠,凝聚了青藏高原的情懷、藏傳佛教的神秘、人道作家的悲憫,和武俠名篇的酣暢。深刻和通俗的元素都齊了,更難得如此渾然。楊志軍一旦走回到草原之路,真有馬上揮鞭,如入無人之境的感覺。
難怪《藏獒》能夠在《當代》頭條刊登,并由人民文學出版社隆重推出,《藏獒》顯示的文學才華、生活積累和思想深度以及哲學素養,已經不缺大家風范。
盡管如此,《藏獒》能不能沖破《秦腔》和《空山》以及《兄弟》的重重阻擊,贏得文壇足夠的尊重和足夠的銷售市場,還很難斷定。全社會都在涌動明星化偶像化浪潮,文學也不能幸免。曾幾何時,作家明星化傾向愈演愈烈。很多著名和曾經著名的作家,其新作不管口碑如何,都可能因為著名受到追捧。這給新人新作帶來更多的艱難。他們要贏得出版機會已經不易,要贏得專家和市場關注,更是難上加難。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藏獒》能否開創一片天地,已經不止是個人成敗。
人性PK狼性(《藏獒》PK《狼圖騰》)
出版界正在流行狼文化和狼崇拜。以狼命名的圖書紛紛位于銷售排行的前列。狼性因為生存的壓力,正受到史無前例的推崇;狼的兇殘、卑鄙、自私、奸詐、陰險,因為競爭的殘酷正被大張旗鼓地兼收并蓄。作為狼文化的文學代表,《狼圖騰》橫空出世,走紅市場。04年風頭最健的《英格力士》和05年絡繹不絕的《秦腔》、《空山》和《兄弟》都不能將其斬落馬下。眼看其一騎絕塵,文壇和社會各界既心情復雜,又無可奈何。
挑戰的任務,歷史性地落在了《藏獒》身上:
其一,藏獒和狼的肉體,就是天生的敵人。在青藏高原,狼生存的條件,就是要逃脫藏獒的追殺,偷竊牧民的牛羊。而藏獒生存的理由,就是要防范狼,保護牧民的牛羊。
其二,狼和藏獒,同樣是精神的敵人。狼自私、狡猾、殘忍、善于群體作戰,藏獒忠誠、仗義、勇猛、勇為孤膽英雄。如果說,狼性的流行是因為人們對現代社會生存競爭的殘酷心懷恐懼,“獒性”的流行和獒文化的興起更具有社會基礎,固為正是因為現代社會生存競爭的殘酷,人們對忠誠、誠信、忠義的渴望,更是與日俱增。在人們努力把自己變成“狼”的同時,內心深處,其實是希望把自己變成人!比如,為了對外競爭,企業家希望員工是群體作戰兇殘無比的狼,但為了內部管理,他們更希望員工是忠誠但不乏勇猛的藏獒。
其三,回到作品本身,《狼圖騰》是04年閱讀最痛快的長篇小說,《藏獒》則是05年閱讀最痛快的長篇小說。而在作品的藝術層面,盡管各有千秋,但公認“《藏獒》比《狼圖騰》更像小說”。可以說,放眼當下,最有資格和《狼圖騰》PK的,惟《藏獒》而已。
這場PK,勝負如何,不敢斷定,《狼圖騰》已經占了先機,近百萬的發行量可以讓所有挑戰者望而卻步。《狼圖騰》的背后,是一個龐大的狼群,在它們的面前,《藏獒》的確是形單影只。但是看看青藏高原狼和藏獒的生態存在,多少有些意味深長,狼和藏獒在一對一的廝殺中,藏獒是無敵的,但狼有群狼戰法,藏獒的英勇總顯得孤獨。所以在青藏高原,藏獒和狼能夠共生。
無論如何,這將是05年的秋冬時節,和以后的06年,最值得期待和關注的一場圖書大戰。誰勝誰敗,結果都會是雙贏,加上讀者,就成了三贏。
《藏獒》一書已由人民文學出版社正式出版。
(張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