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清峪河水利工程長久以來一直是關中涇陽、三原兩縣水利的支柱,但在清末民初它卻陷入低潮。本文從《清峪河各渠記事簿》出發,結合縣志等材料探究后認為由于水旱迭發、戰亂不斷以及其本身設施和管理的落后,導致了其不可避免的走向衰落。在闡述分析以上原因的基礎上得出了該時期清峪河水利的衰落為后來陜西民國十八年年饉埋下禍根,并成為李儀祉回陜主持涇惠渠等新型水利工程的一個重要原因。
關鍵詞:清末民初;清峪河水利;衰落
中圖分類號:TV211.3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9-9107(2005)01-013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