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3年前,楊某從于波手中借走現金3萬元,約定借款期限1年,并立借據1張。
2. 借款到期后,楊某沒有主動歸還,經多次催要,仍沒有還款表示。
3. 于波和楊某的關系逐漸惡化,為防借據遺失,于波特意留了一手,將借據復印后與原件分開存放。
4. 今年7月,因發洪水使得于波家中的借據原件隨著房屋被洪水沖走。陷入困境的于波準備打官司收回欠款,但手中僅有借據復印件。
|
|
|
|
|
|
于波同志:
根據誰主張,誰舉證的原則,你若起訴要求楊某歸還借款,應當對該主張所依據的事實舉證證明,即對楊某從你處借錢的事實承擔舉證責任。從來信反映情況看,你現在手中的證據僅有借據復印件,該份證據能否證明你與楊某間借貸關系成立,取決于楊某對該證據的認可。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72條關于“一方當事人提出的證據,另一方當事人認可的,人民法院可以確認其證明力”的規定,若楊某對該證據復印件予以認可,則你已完成舉證責任,法院當判楊某歸還借款。但若楊某對借款之事予以否認,根據最高人民法院《關于民事訴訟證據的若干規定》第69條關于無法與原件、原物核對的復印件、復制品不能單獨作為認定案件事實依據的規定,僅憑借據復印件不能證明楊某與你之間存在借貸關系。如此,你將承擔敗訴的后果。
為防楊某賴賬,建議你先不要起訴,而是想方設法收集一些間接證據,如約兩個與你沒有利害關系的人去楊某處討賬,請居委會進行調解等等,若楊某不否認借錢的事實,你即可根據這些人的證言,與借據復印件一起構成證明楊某借錢事實的證據鏈,助你打贏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