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巴山區青石村有個女孩叫宋山妹,她讀了五年小學,“三好學生”、“優秀少先隊員”的獎狀貼了一墻。可是,六年級剛開學,爸爸卻不讓她繼續讀書了。原因很簡單:家里太窮,媽媽有病,連看病吃藥的錢都沒有,哪里還有錢繳學雜費?
開學了,別的孩子背著書包上學去,山妹卻背上背兜,拿著鐮刀,去山上打豬草。她多么希望自己也和別的孩子一樣,讀完小學讀中學,以后考上大學,做個有文化有知識的人。她想:我要是能為家里掙點錢給媽媽看病,給我讀書,那有多好啊!雖然不能上學讀書了,山妹就找別人借來課本和課外書籍,坐在山坡上和田間地頭讀。有一次,她在一篇文章中看到,在報紙雜志上發表文章也給錢的,那叫稿費。山妹常聽老師和同學們說自己的作文寫得好,她決定試一試。
山妹把老師表揚過的那篇作文《我愛家鄉的山和水》認真地修改了一遍,用作文紙工工整整地抄好,又附上了一封信,訴說了自己家里的境況和自己想學習寫作的愿望,一起寄給了縣文化館辦的刊物《春草》。
稿子寄出去后,山妹天天在村口盼望,盼著郵遞員叔叔給她帶來好消息。
這天,郵遞員叔叔終于帶來了好消息,他遠遠搖著車鈴大聲嚷著:“山妹,快來領稿費!”山妹張開兩臂,像小鳥一樣飛到郵遞員叔叔面前,雙手顫抖著接過匯款單:啊,50元!山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有了這些錢,她又可以繼續讀書了。隨同匯款單一起寄來的還有一封信,山妹撕開信封,掉出來一張印刷體的文章剪報《我愛家鄉的山和水》,署名:宋山妹,還有一封編輯的來信:
宋山妹同學:
你的稿子和來信我都看過了,我知道你是一位很愛學習的好孩子,同時也對你的家庭處境表示同情。你的文章寫得有真情實感,看得出你有較好的寫作基礎。我給你改了一下,現把我改過的文章清樣寄給你一份,還有50元稿費,給你繼續上學讀書用。祝你好好學習,努力寫作!
你的朋友:魏明
山妹把來信緊緊地貼在胸口,激動得滿臉緋紅:太好了,我又可以上學讀書啦!她把稿費和來信及自己的文章拿給爸爸看,爸爸見了自然十分高興:“看來,咱們山妹是塊讀書的材料,家里再窮,也得讓咱們山妹讀書啊!”
山妹又背起書包上學了。她更加發奮努力地學習,做完作業后,就不停地寫。她寫家鄉美麗的風光,寫自己身邊有趣的人和事,寫好之后,就給《春草》雜志的魏明老師寄去。山妹的每一篇稿子,魏明老師都認真地給她修改,指出她的進步和努力的方向:有寫得好的,就發表出來,照例把稿費和清樣給她寄來。山妹每次讀到自己那些變成了印刷體的文章,都發現自己的文章經過魏明老師修改后,比原來流暢優美多了。
春天來了,山妹采了一把野花來到小溪邊,她把花瓣輕輕地放在溪水中,看它們慢悠悠地向遠方漂去。她覺得這花瓣就像一只只小船,載著她的向往、她的憧憬,漂向無比美麗、神奇的地方。她興奮極了,回到家里,趕緊寫了一篇散文《花瓣船》,給魏明老師寄去。
很快,魏明老師就給她回了信,夸獎她這篇文章寫出了自己獨特的感受。不久,又給她寄來了100元獎金,告訴她這篇文章評上獎了。
山妹好高興啊!她發誓要加倍努力讀書,將來上大學,當作家。
小學畢業,山妹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縣一中。她把這個消息馬上寫信告訴了魏明老師,魏明老師給她回了一封短信,同時寄來了500元錢。
山妹收到信和錢,覺得有些奇怪:魏明老師每次來信都寫得很多,這次怎么寫得這么短呢?而且,字還寫得有些歪歪扭扭的。再說,自己最近忙著復習考試,很少寫文章,怎么會有500元的稿費呢?到縣一中報到時,山妹帶了很多家鄉產的核桃、紅棗,想報到完就馬上去看魏明老師。
當天下午,山妹來到縣文化館,走進《春草》雜志編輯部,問道:“請問,魏明老師在嗎?”編輯部一位戴眼鏡的叔叔站起來,打量著山妹:“你找魏老師有什么事嗎?”“我是從鄉下來的,是魏老師的學生,也是你們《春草》的作者,叫宋山妹。”“宋山妹?沒聽說有這么一位作者呀?”“我在《春草》發表過好多篇文章呢!那些文章都是魏老師幫我修改后發表出來的,他還給我寄了好多次稿費。不信,我現在還帶著一份我發表的作品樣稿。”
那位叔叔接過山妹遞來的作品樣稿看了看,搖搖頭說:“這不是在我們的刊物上發表的,這是用電腦打印出來的。再說,魏老師早在一年前就去世了。”
山妹哭著說:“這不可能!魏老師跟我通了一年的信了,他經常給我修改稿子,寫信鼓勵我好好學習寫作。一個月前,他還給我寫了信,寄來了500元稿費,讓我用這些錢報名上學。”
“山妹同學,我真的不騙你,魏老師確實在一年前就去世了,我們的刊物也確實沒發表過你的文章。再說,我們的刊物是內部刊物,經費有限,一般情況下一篇短稿只能開20元的稿費,還從沒開過500元的稿費。不信的話,我把最近一年來的刊物找出來給你看看。”戴眼鏡的叔叔找出最近一年的各期《春草》,翻開目錄,一期一期地指給山妹看。
山妹查看了所有的《春草》目錄,確實沒見到自己的作品和名字。她感到十分奇怪,問戴眼鏡的叔叔:“這么說,我的文章并沒有在《春草》上發表過,而是別人用電腦給我打的?”
戴眼鏡的叔叔點點頭:“是的。山妹同學,我坦率地告訴你,請不要生氣,從你剛才拿給我的那篇作品來看,你的作品暫時還沒有達到發表的水平,但是已經接近發表的水平了。一個小學生寫文章能寫得這樣文筆優美,有真情實感,顯示出了你寫作的靈氣和前途。只要你不斷地努力,你一定能寫出好文章,并且能成為一名出色的作家。”
山妹急迫地說:“謝謝,叔叔!可是你能告訴我是誰幫我改的稿子、給我寄的錢嗎?我一定要找到他!”戴眼鏡的叔叔說:“這我就不知道了。不過,我認為這人一定是位好心人,希望你努力讀書,勤奮寫作,長大后成為一名作家。這樣吧,你先回去,我把這事向領導匯報,請領導幫助查一下,我相信會很快找到這位好心人的。”
山妹回到學校,天天盼著戴眼鏡的叔叔給她帶來消息。沒幾天,一輛小轎車開到了學校,從車上下來戴眼鏡的叔叔和文化館的館長。他們向老師替山妹請了假,就讓山妹快點上車。
山妹高興地問:“找到給我寄錢的那位好心人了?”文化館館長點點頭。
“那我要把東西帶上!”山妹跑回宿舍,拿上一竹籃核桃、紅棗,上了汽車。
在車上,文化館館長告訴她,他聽戴眼鏡的叔叔說了這事后,心想,魏明老師去世了,可那些信件都是他的夫人收轉的,她一定知道情況。于是他們找魏老師的夫人了解,才知道這位好心人是縣政協副主席蘇華同志。接著,文化館館長向山妹講述了魏老師的夫人告訴他的故事:
一年前,魏明老師患癌癥住進了醫院,和他同住一間病房的是縣政協副主席老作家蘇華。他倆是多年的文友,彼此無話不談。蘇華爺爺看了山妹給魏明老師的信,兩個人都覺得山妹有寫作的靈氣,同時又覺得山妹需要幫助,不僅在經濟上、寫作能力上,還有對她父母的勸導方面。他們就一起研究出了這個辦法,把幫助山妹讀書的錢用稿費的方式寄去,這樣既可以解決學費,又可以得到她父母的支持。可是魏明老師剛給山妹回了信,寄了錢,他就去世了。以后,蘇華爺爺就一直以魏明老師的名義給山妹寫信寄錢。得到山妹考上縣一中的消息時,蘇爺爺也已經病情加重,經常昏過去……
山妹迫不及待地問:“蘇爺爺的病現在好了嗎?”館長低下頭,語調低沉地說:“他剛剛離開我們。他臨終前,給你留下了2000元錢供你讀書用,還有一封沒寫完的信。”說著,他將一個活期存折和一封信交給山妹。山妹流著淚打開信,見信上寫道:
山妹同學:
我就要走了,臨離開你之前,我接到《巴山晚報》編輯李云同志的來信,你寫的《花瓣船》已經決定在近期晚報副刊上發表。這是你走上文學之路的開始,我為你感到高興。希望你努力學習,將來寫出更多更美的文章。今后,你的作品可以直接寄給《巴山晚報》的李云同志,請他輔導你……
館長對山妹說:“山妹,今后有困難,就來找我好了,我會像蘇爺爺和魏明老師一樣幫助你的。”
戴眼鏡的叔叔也說:“還有我,我叫柳蔭。”
山妹使勁地點點頭:“嗯!”
汽車開進了醫院,館長和柳蔭陪山妹走進病房。蘇華爺爺剛剛去世,根據館長的請求,蘇爺爺的遺體還停在病房里,為的是讓山妹最后看他一眼。山妹把帶來的一竹籃核桃、紅棗擺在蘇爺爺的遺體前,慢慢地跪下來,突然放聲大哭:“蘇爺爺,我是山妹,我看您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