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od成功之后,移動電話產業想把你的手機變成漫游點唱機。
手機將變成行動點唱機
移動電話制造商4年前推出配備小型數碼相機的手機,意外大賣。有分析指出,到2009年,兼具照相功能的手機會占據2/3的手機市場。那么,移動電話產業接下來要推出什么來再創佳績?
仔細聽的話,你可以聽見答案從蘋果電腦公司的數碼音樂播放器iPod獨特的白色“耳芽”耳機中飄出來。iPod及蘋果的iTunes網絡音樂商店一炮而紅之后,移動電話產業急于加入這場盛宴,要把手機轉變成可以儲存數百首或數千首歌曲的行動點唱機。同時,移動通訊網絡業者也推出自己的下載服務,希望靠銷售數碼音樂來創造營收,撈回一些他們投資在第三代高速網絡的數十億美元資金。
過去一年來,有幾家歐洲移動電話業者已經開始提供音樂服務。日本KDDI公司去年底計劃以每首2~3美元的價格提供1萬首歌曲無線下載。“這真是向前邁出一大步。因為這是首次可以經由移動電話網絡取得CD品質的音樂檔案。”東京德利佳華公司分析師寇克布德里表示:“這項服務似乎潛力無窮。”
音樂下載服務的喜與憂
的確,已經有足夠多的證據顯示,音樂可能成為KDDI這類公司利潤豐厚的新市場。手機鈴聲的全球銷售額去年達到41億美元,證明消費者很樂意無線下載,即使產品只不過是合成的歌曲片斷。此外,技術障礙也在消失中:隨著越來越多電信業者升級到3G系統,緩慢的下載速度逐漸成為歷史,歌曲最快可以在30秒內傳輸完成。而手機儲存音樂的容量也在解決中。三星電子近期推出第一款內建迷你硬盤的手機SPH-V54000,內存容量為1.5GB(不到迷你iPod 4GB的一半),但已經足以儲存300首歌。另外諾基亞公司也在考慮生產內建硬盤的手機。
不過行動音樂下載服務要起飛,就得發展出適合的商業模式以及規范歌曲的計價方式。目前,許多消費者可能寧可將已經儲存在家用電腦中的歌曲傳輸到手機里,也不愿支付高昂的無線費用去下載音樂。配備硬盤的手機對大眾來說可能太復雜、太昂貴。最重要的是,唱片公司似乎還是擔心無線下載會助長音樂盜版。例如韓國有些唱片公司與手機電信業者試圖就行動音樂服務的版權保護達成協議,但是這項努力最終因為內部斗爭而陷入僵局。
盡管如此,內含音樂播放器的混合式手機作為一種流行趨勢,在不久的將來一定會被消費者廣為接受。“我們不敢斷言移動電話音樂即將成為殺手級的應用,但我們敢說它還是很厲害的應用。”波士頓策略分析公司估計,5年之內所有賣出的手機有一半以上都能播放數碼音樂。需要進一步證實嗎?手機制造商摩托羅拉最近宣布,它下一系列手機將內含蘋果的iTunes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