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寒假到了,緊張了一個學期的孩子們不必早早起床,背起書包匆匆趕往學校,他們可以趁著春節痛痛快快地玩一通,好好放松一下。將近一個月的寒假,中間又有春節,家長少不了帶孩子走親訪友、招待賓客,家長可以利用這些機會培養孩子一些基本的良好行為習慣。
好習慣之一進房間先敲門
二年級的當當到伯父家過春節,每天都和堂兄玩得非常高興,沒幾天當當就熟悉了伯父家的各個房間。一天晚上,當當忽然想起想讓伯父帶他和堂兄去圖書市場逛逛,趕緊穿上拖鞋推開伯父的臥室,正在電腦前工作的伯父吃了一驚,皺了皺眉頭告訴當當明天再說。當當有些不高興,正準備轉身出去,突然聽到敲門聲,原來堂兄在外面,當當好笑地看著堂兄,不禁問道:“去爸爸媽媽房間還要敲門”?
孩子最早接觸的禮節是家庭禮節。家庭成員之間互相尊重不僅是家庭和睦的重要基礎,也是孩子養成良好行為習慣的基礎。有些父母認為,進房間敲門是一種禮貌,但在自己家里根本沒有必要這樣,如果自家人也敲門,那就是客套了。其實即使在家里,每個人也有自己的隱私權,也希望有自己的小小的空間。教育孩子尊重父母,不要僅僅局限在語言上,如讓孩子與長輩說話不能“哎”“喂”等等,還要讓他們學會約束自己的行為,注意別人的感受。這樣,當他們進入到學校學習或走上社會時,就不會因不懂禮貌而在許多事情上碰壁或者產生較強的不適應感。
培養方法:
★首先,明確地告訴孩子,進房間先敲門是一個基本禮節,反映出一個人的基本素質,即使和父母也應該如此,如果父母房間的門關著,想進去要先敲門,得到允許才能進。
★當孩子不能遵守時,要提醒,尤其是有的孩子已經形成進父母房間不敲門的習慣,也許需要提醒很多次;當孩子做對了的時候,要用語言再加上表情來表示贊賞。
為了幫助孩子養成這一習慣,父母可以有意識地經常關上臥室的門。剛開始時,孩子可能會很好奇,常常推開門看一看父母在干什么,慢慢地就會明白這不過是一種習慣,同時,也就逐漸接受了“要敲門”這一禮節。
★對于小學中高年級的孩子,讓他們接受這一禮節比較有效的方法是,父母先遵守禮貌,進孩子的房間也先敲敲門,不要搞“突然襲擊”,應得到孩子的允許再進去。尊重是互相的,不能只要求孩子尊重父母,而父母卻可以任意而行,家庭成員對孩子潛移默化的影響是不可估量的。
★幼兒和小學低年級的孩子,有的不喜歡將自己關在屋子里,他們往往感覺害怕,也不習慣父母將門關起來,這時家長可以把關門、敲門、開門變成游戲,和孩子一起玩。
好習慣之二 學會禮貌待客
春節期間,有的父母喜歡請一些朋友到家里做客,有時甚至高朋滿座。有的孩子人越多就越興奮,有說有笑,主動跟客人聊天,客人往往也比較喜歡跟他們開玩笑,但部分孩子這時候往往得寸進尺,對客人一點禮貌都沒有,有時候讓父母感到非常尷尬。還有的孩子則性格內向,看到家里來客人,羞于打招呼,總是躲在自己的小屋里。
培養方法:
★家長可以利用假期,交往機會多,教給孩子適當、得體的招待客人的方法。客人一進門,父母帶著孩子迎接客人,把孩子介紹給客人:“這是我的孩子,名字叫……(一定要說學名)。”然后向孩子介紹客人,要孩子禮貌地打招呼。
★如果客人帶了禮物,一定要讓孩子雙手接過(這與禮物大小無關,雙手表現出一種涵養與尊重),同時說“謝謝”,如果當場打開,最好有幾句贊美之辭。
活潑的孩子往往很招人喜歡,客人愿意和他們玩兒,有他們在也可以調節氣氛。但有的孩子似乎“人來瘋”,非常粘人,家長可以利用他們精力旺盛的特點,讓孩子為客人洗蘋果、拿糖,為客人講個故事、跳段舞蹈,既轉移他們的注意力,又讓他們知道如何招待客人,才是得體的。當客人告辭時,父母應帶著孩子送別客人。
好習慣之三 遵守秩序
很多學校里都有宣傳語“輕聲、慢行、靠右走”,這句話在公共場合同樣適用。寒假里林林陪媽媽到銀行取錢,很多人亂哄哄地圍在款臺旁,一米線內站著好幾個,結果每個人取錢都不方便;逛商店時林林和媽媽乘電梯,大家三三兩兩有的站左邊、有的站右邊,工作人員不停提醒:“請大家靠右站”,因為按照國際慣例,扶梯左側應該預留給有緊急情況的人。
遵守公共秩序是公德心的體現,受益的則是廣大公眾,也包括我們自己,現代社會,遵守公共秩序,也是一個人基本素質、涵養的體現,這些基本的規范,家長有必要讓孩子從小接受教育,自覺遵守形成習慣。
培養方法:
★言教不如身教,父母首先要為孩子做出好榜樣,并抓住時機主動遵守,做個好榜樣,給孩子以活生生的教育。有的家長生怕孩子吃虧,尤其是春節期間交通緊張,上車非得搶個座兒給孩子,不主動給最需要座位的人讓座。孩子耳濡目染,行為方面自然會帶著家長的影子。
★教育無處不在,家長在看到超市工作人員維持扶梯秩序的時候,自覺遵守的同時還可以跟孩子一起總結,還有哪些地方需要走右側?上下樓梯要不要走在右側?在人行道上要不要走在右側?還有什么地方需要遵守公共秩序?為什么要這樣做?對誰有好處……
從細節處培養孩子的良好習慣,使孩子知其然又知其所以然,他就一定會很積極主動地去做,長期堅持而成為良好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