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國第一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
2004年7月,《河北省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經過河北省十屆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審議通過,并定于2004年9月1日正式實施,這標志著我國第一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的誕生,也標志著河北省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已經步入了法制化軌道。
《條例》經過21次易稿,結合修改后的《憲法》關于“尊重和保障人權”的規定,把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到保障婦女兒童人權的高度,并增加了相應條款。同時,突出了預防為主,特別強調了基層組織的職責;鑒于家庭暴力受害者舉證困難的實際情況,對基層組織和基層公安分別做了提供相關證明和做好調查取證的規定;強化了對家庭暴力受害者的救助措施,尤其是加大了各級政府對家庭暴力的干預力度,如在法律援助、醫療救助、對受害人的庇護方面都做了可操作性的規定,并且增加了媒體和教育等部門職責,為全社會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提供了法律依據。
啟動“雙合格”家庭教育工程
秦皇島市婦聯在港口俱樂部舉行“雙合格”家庭教育工程啟動儀式及“共同成長”報告會,揭開了“爭做合格父母,培養合格人才”家庭教育活動序幕,同時為“秦皇島市家庭教育培訓指導中心”揭牌。
啟動“雙合格”家庭教育工程是為了切實擔負起牽頭家庭教育、配合學校教育、參與社會教育職責的重要舉措,目的是向家長宣傳普及家庭教育知識,幫助家長樹立“以德育人、為國教子”的教育觀,促進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設。
本次報告會特別聘請了全國教子有方好家長、被譽為“平凡而偉大的母親”吳章鴻女士做了“共同成長”的報告,她以自己的親身經歷印證了家庭教育在孩子成長過程中的重要作用,并用自己的體會講述如何做合格父母、培養合格人才。
(秦皇島市婦聯)
創建“零家庭暴力社區”,構建婦女維權平臺
裕華區婦聯在區委、區政府的大力支持和相關部門的積極配合下,積極實行預防為主、調解為先、綜合治理的方針,將可能發生的家庭暴力化解在萌芽狀態,及時介入干預,制止家庭暴力的持續和升級,實現了介入率為100%、介入的盲區為零的目標。
一、把創建零家庭暴力社區與構建維權服務體系結合在一起,不斷優化婦女維權環境
與司法局、公安分局等有關部門聯合,先后成立了區婦女法律服務中心、婦女維權崗、家庭暴力傷殘鑒定中心等維權服務機構,開通了家庭暴力維權熱線,各街道(鎮)、居(村)委會也相應成立了婦女法律服務站和分站等。
二、創建零家庭暴力社區與提高婦女法律素質結合在一起,建立協調聯動的預防機制
由于社會公眾對它的認識不足、婦女的維權意識不強等原因,使家庭暴力現象的預防和家庭暴力案件的處理遇到種種困難和阻礙。為此,我們將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列入“四五”普法規劃,與各級政府及公、檢、法、司等開展了有關法律宣傳活動,并開展了為期三年的創建“零家庭暴力社區(村)”活動。我省《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條例》實施后,我們投資30萬元建起了100個婦女維權宣傳欄,并印制了20萬冊精美的反家暴宣傳手冊發放到全區居民手中。
三、把創建零家庭暴力社區與解決受害婦女實際問題結合在一起,建立有效的司法保護與社會監督網絡
2001年,區法院、婦聯聯合成立了維護婦女兒童合法權益合議庭;2003年,在婦聯、法院、法律援助單位嘉園律師事務所的共同干預下,我省首起明確認定家庭暴力的離婚案判決,受害婦女呂某成為我省第一個成功獲得家庭暴力損害賠償的女性。2004年,區法院、婦聯又聯合成立了反家庭暴力合議庭,建立起一支由11名婦聯干部組成的特邀陪審員隊伍,幾年來,共參與各類陪審案件8起,調解家庭暴力引起的離婚案件十余起。
以上工作的開展,使全區實現了多方聯動、共同參與、資源共享的多功能、高效率的維權體系,使我們在預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工作中取得了3個突破:一是率先成立了全國首家反家庭暴力合議庭;二是率先建立了全省第一個社區家庭暴力庇護服務站;三是率先對家庭暴力司法介入,成功審理了全省第一例明確認定家庭暴力的民事賠償案件。?
(石家莊市裕華區婦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