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我帶兒子去水族館,他高興地摟住我的脖子,搞得我感到有些慚愧。
水族館是個清涼之所,盛夏開館是高峰,售票處前理所當然地排著長長的隊。排在我父子前面的也是一對父子,僅從背影看就知是從貧苦農村來的。“今天領你看動物,回去得繼續好好念書啊!”從方言可猜知其家鄉距此地當在千里之外,趁放暑假專程來讓兒子開眼界的。“真能看到企鵝嗎?老師說只有南極才會有。”“應該有。海報上畫著,那就肯定有!”那黑小子便高興地背起兒歌:“小企鵝,美滋滋,旅游穿件黑褂子……”我兒子一聽來興趣了,也跟著往下背:“出門忘了系扣子,露著白白大肚子!”背完后,兩個孩子相視哈哈大笑起來。我們兩個當爹的自然也攀談起來。
也許是怕孩子聽見,他悄悄地對我說,他是四川來的打工漢,在信里答應過兒子期末考雙百就帶他看企鵝。結果兒子真考了兩個一百分,他媽就把他從老家領到自己干活的工地上來了。他不能失信呀,只得咬牙來買票。我問,你媳婦大老遠地來,怎不領她一塊來逛?他憨憨一笑:“她不想看,在工地替我值班呢。”我心里有點酸。
說話間,輪到了這位樸實的農民朋友買票。他把幾張皺巴巴的錢遞進窗口,說:“一張成人票一張兒童票。”里面傳來:“再交十塊!”
“小孩子不是半票嗎?”“只要超過一米一就是全票!”他便在身上幾個兜摸索起來,窗口里的那個小姑娘有些不耐煩。
我拍他一下肩:“兄弟,太不小心了吧,把錢都掏掉了。”他疑惑地轉過身,果然地上落著一張十元鈔。他高興地撿起,對他兒子說:“多虧了你這位叔叔的提醒,咱爺倆可以一塊兒飽眼福嘍!”
那對父子走遠后,我兒子突然說:“爸爸你撒謊!”“哦?”“你把你的錢放地上,卻對民工說是他掉的錢。”“好兒子,觀察力不錯嘛!”“爸爸,為什么你要撒謊?”“是呀,我為什么助人時還要撒謊呢?我且問你,上學期你為什么說最恨楊楊?你競選班長失敗并非只有楊楊一人投你的反對票呀。”“原因我不是早對你說了嗎,別人可以不選我當班長,他楊楊就不能不選我,他欠我的!”“楊楊欠你什么?”我氣得想笑。“他欠我的人情。去年他家遭遇火災全班獻愛心,數我捐的錢物最多,他卻不選我當班長,這叫忘恩負義!”
“兒子,助人是快樂之本。而你卻以施舍者身份自居,別人怎能敬佩你?你又怎能享受助人的快樂呢?你要明白,助人不僅要誠心,還要盡量照顧受助者的自尊。就像爸爸今天幫助這位民工叔叔那樣。民工叔叔掙錢不容易,帶兒子游覽票價昂貴的水族館實屬難能可貴。因計劃不周而沒有帶足錢,我們當然要相助一把。但如果我赤裸裸地直接給他錢,就可能傷了他的自尊,損害一位父親在兒子心中已樹立好的高大形象。所以我才故意把十塊錢悄悄地放在他的身后……”兒子陷入了沉思。最終他抬起頭來,對我說:“爸爸,我懂得了,只有不求回報的幫助才是真正的幫助,才能體驗到真正的助人之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