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永年縣是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先進縣,蔬菜種植面積達65萬畝,產品銷往全國31個省、市和地區,年成交量20億公斤,成交額20億元。在全縣龐大的蔬菜銷售大軍中,活躍著一位大名鼎鼎的營銷女強人,她懷著要使黃土變金的滿腔熱情,組建了“精菜配送中心”,把周邊1萬多農戶經營的2萬畝無公害蔬菜,銷往廣州、武漢、臺灣等地,獲得了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她,就是年僅42歲的農村婦女,“綠中鮮”牌精菜配送中心經理劉少的。
1987年,劉少的和丈夫在本村開了個煙酒門市。她帶著年幼的孩子,和丈夫一起進貨、送貨,薄利多銷,服務上門,有時為掙1元錢,也要騎車走十幾里去送貨。孩子瞌睡了,就趴在車把上睡一覺,餓了,就坐在車上吃包方便面,喝口自帶水。一個月下來,她風餐露宿,人累瘦了、黑了。親戚心疼地說:“讓孩子他爸開門市,你在家輕輕松松地帶孩子,何苦受那個罪。”她說:“兩個人的家要兩個人共同建才能越過越興旺,我們自己掙錢花著氣勢。”
第一年他們就收入萬余元,但她不滿足現狀。她常對丈夫說:“咱們干就得干出個名堂,不能原地踏步。”1992年,劉少的把煙酒生意做到了縣城,3年后,又做到了邯鄲市,真是越做越紅火。
劉少的總覺得自己的潛能沒有充分發揮出來,因此,一直想干出一番事業的她,苦于找不到合適的商機。有一次回老家,她看到菜農推著自行車、開著機動三輪車、抬著大小菜筐,在村頭的蔬菜交易市場上,排著蛇一樣長長的隊伍向菜販賣菜。長長的隊伍阻塞了交通,她只能下車步行。她邊走邊與賣菜的聊,聽得最多的一句話是:“這菜真難賣,價錢也上不去。你是個大能人,咋不想法把菜賣出去。”回到家,她一直在想:蔬菜生產是我縣農村的主導產業,已躋身全國首批無公害蔬菜生產示范先進縣行列,如果能圍繞這一特色搞經商,不愁貨源,又能幫助鄉親們解決難題,脫貧致富。
說干就干。與丈夫商量后,她首先向自己所在的南沿村鎮黨委、鎮婦聯說出了自己的想法,并得到他們的大力支持,隨后她就開始了征地、建廠房。2002年9月,精菜配送中心正式成立。配送中心成立了,可要想銷往大城市,賣出好價錢,得有自己的品牌。她想讓鄉親們在土地上生產出來的菜像金子般珍貴,就給自己收購的蔬菜起名叫“金土地”,并計劃注冊。當她滿懷信心來到國家工商總局商標局注冊商標時,工作人員告訴她已有一家企業注冊了該商標。她又托熟人找朋友,說明自己的志向是要生產經營綠色、環保、新鮮蔬菜,于是她的朋友就給她起了個“綠中鮮”名稱,并在國家工商總局注了冊。
有了自己的品牌,她充滿了信心。2003年,她把蔬菜銷售點設在了北京,在保龍倉租了上下兩間門市。由于事先沒有搞好市場調查,客戶不認可“綠中鮮”,1年下來,不但沒賺錢,反而賠了20萬。
為了扭轉局勢,她又帶了兩名工作人員到南方調查市場行情,了解到只有精品菜才能進大城市、大超市。回來后,她又重新調整方案,把菜農送來的菜分為精菜和粗菜兩大類。精選配送蔬菜有箱裝、特色蔬菜、禮品菜、腌制風味小菜等20多個品種,主要銷往廣州、武漢、臺灣等地,而粗菜則拉到周邊城市銷售。經過半年多的摸爬滾打,“綠中鮮”已在南方有了一定的知名度,成為定單產品。為了讓菜農受益,她從不收菜農的過秤錢,菜價也比別的市場高出0.1元左右。人們說:“你不收過秤錢,過秤員的工資誰來出?”她說:“我盡最大能力為父老鄉親辦實事。”
近兩年來,劉少的蔬菜配送中心年銷售能力達1.5萬噸以上,銷售額約1500萬元,年銷售加工腌制風味小菜500噸,產值200萬元,年利潤達100萬元,安置37名剩余勞力,成為永年縣聞名的“婦”字號龍頭項目。
在多年的市場營銷過程中,劉少的眼界越來越開闊,信息越來越靈通。她文化不高,但市場賦予了她靈性,實踐豐富了她的智慧和膽略。為了增加經營項目,在從縣畜牧局獲悉養特種豬能賺錢的信息后,她緊挨著配送中心征了2畝地,大搞養豬。有人建議,把這兩塊地打通,配送中心地方大了,方便收菜。多年來憑誠信經營取勝的她說:那怎么行,申請的是養豬項目而干別的,那樣做不對。于是她建立了規范的種豬場,購進名貴種豬。
劉少的十分注重學科學技術。今年3月份,她得知國家獸醫局舉辦養豬培訓班,就立即報名參加。她記筆記速度慢,就自帶攝像機攝像、錄音。同行的人都笑話她,但她沒有因此而放棄學習。學習3天,她錄了6盤帶子帶回家,不僅自己反復聽,反復看,而且還講給飼養員聽。目前,她的豬場種豬存欄30頭,出欄豬仔千余頭,年獲利50余萬元,預計今年發展到100頭。
劉少的從小生意做到大買賣,從5部車運送蔬菜發展到13部車,變成了擁有資產百萬的女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