領袖不是自封的
“我們時代的青年領袖”專題的創意和內容,讓人耳目一新,那些年輕而充滿自信的臉龐,以及他們幾乎一致的庶民身份,更讓人印象深刻。
僅僅憑借4000元起家的中國首富黃光裕;無論在球場上還是在生活中,永不言敗的鄧亞萍 ;依靠個人亮麗臉龐、努力表現藝術才能,而最終受到普遍尊重的章子怡……十位被推選出來的青年領袖,究竟能不能代表這個時代,其中個別人是否有其言行舉止的瑕疵,或許還會有一些爭議。但無可爭議的是,他們的確屬于這個時代,他們被視為這個時代的青年領袖,視為這個時代某種意義上的圖騰,是當之無愧的。
青年領袖代表時代的未來。
有趣的是,這些青年領袖不是自封的,更不是欽點的,它的甄選標準來自于社會大眾的口碑,和多數民意的認同。
不是自封和欽點的領袖,才具有不朽的意義。
楊錦麟(鳳凰衛視)
何時建成生態中國?
美國學者布朗在2001年出版的《生態經濟》一書中認為,目前這種破壞環境和犧牲生態為代價,以經濟為絕對中心的傳統發展模式(A模式)已經走到了盡頭。他提倡經濟學家和生態學家攜手將經濟真正視為地球生態的子系統,以環境中心論取代經濟中心論,將“A模式”轉變為以生態經濟為核心的“B模式”。他提出的“B模式”,指的是最基本的利用可再生資源來提供能源,擁有多樣的能源轉化形式,消費主義將被循環經濟所取代。今年初他又警告說,中國已經取代美國,成為世界上頭號消費大國,如果人們還沿襲過去美國那種消費主義模式,結果將是災難性的。值得一提的是,布朗言行一致、身體力行。他出版的書都是再生紙的,而且平時都是步行或騎車上班。他說當你意識到汽車會帶來許多問題(如空氣污染、耕地被占、石油短缺等)時,就自然會放棄擁有汽車的想法了。
目前,中國內地一些地區的工農業結構性的矛盾和傳統慣性的沖動,仍然在“鞭打快牛”般地大躍進,仍然在不顧環保地突出GDP。從這個利害上說,困擾中國經濟的還是經濟,是人對金錢財富的欲望超過了人對環保的需求,是急功近利只顧眼前之急誤了大好河山。今年是改革攻堅年,要攻堅,政府應該做的是,拿出調節經濟結構、和諧市場秩序的科學規劃,以及落實這個規劃的行動來。
文仕全(成都)
已然經典的老瓦傳奇
若沒記錯,老瓦而立后,“廉頗老矣,尚能飯否”便已是我們的、也是世界的老瓦視角,然而每一次,他總是用實際行動回答說“能”——最難忘的,是5年前在悉尼奧運會男單決賽中嚇出孔令輝一身冷汗;最動人的,是去年雅典奧運會一路殺進男單4強,惜倒在領獎臺前。
于是,在乒乓球的江湖上,俠之老者也是俠之大者的老瓦,不僅是瑞典人眼中的英雄,也是我們眼中的英雄。“年輕的時候,我把瓦爾德內爾當作敵人,他是中國乒乓球的敵人……那夜,瓦爾德內爾成了我們的夢中情人”,見老瓦在愛琴海邊續寫不老傳奇,有人撰文如是說。
如今,老瓦年輕時的英俊已被悠悠歲月侵蝕太多,但悠悠歲月成就的傳奇令老瓦更耐品味。創造傳奇的細節,我們雖看不出也猜不準,然據公開報道,至少可見兩條軌跡:老瓦自己,對乒乓球是“我喜歡,我選擇”并富有毅力;社會環境,給了一個人的發展以充分自由。
祝俊初 (成都)
連戰演講的魅力
在北京大學的演講是連戰大陸行的高潮之一,他的演講通過電視直播,讓我們見識了另一種領袖風范:沒有表面化的慷慨激昂,卻能讓受眾體認到歷史的厚重和未來的責任。這是連戰本人的成熟。
連戰的此次演講,無論從站態、表情、音調、手勢來看,都很少有表面化的矯飾,既看不出國民黨在“總統”“立委”選戰失利和獲勝后過分的沮喪和喜悅,也看不出“登陸”后人們曾經預設給他的自卑情結,更看不出因被懷疑放棄某種理念而必然表現出來的心理虛弱。相反,在沒有講稿、長達一個多小時的縱橫捭闔中,連戰既不激越也不僵化,并多次提到自由主義在中國的曲折經歷和不成功、北大歷史上形成的對各種異見的包容精神以及臺灣開放黨禁報禁和自由選舉(不管這些是否都正確或都適合某種地方),其間還很自然地流露出一些恰如其分的小幽默。這些不僅說明他并不是為了某種利益而輕易放棄原則的人,也展示了他個人的修養和魅力。我相信,連戰演講中蘊涵的自信和力量,也能讓更多的中國人增添幾許自豪——原來黃皮膚黑頭發中也可生出如此這般風格的政治人物。
王永章(汕頭)
關鍵時刻怎能沉默?
高露潔在中國的制造商廣州高露潔棕欖有限公司召開新聞發布會表示,“高露潔全效”牙膏是全世界經過最廣泛測試和評估的牙膏,全世界超過30家獨立的牙醫協會都蓋章認證了該品牌牙膏的安全性,消費者完全可以放心使用。中華口腔醫學會、中華預防醫學會等均派代表出席,但都沒作任何表態。到目前為止,國家質量監督檢疫總局還沒有對此事正式表態。
作為一個公共服務機構,它必須首先是一個負責任的機構,沉默表面上看起來是謹慎和負責任的表現,其實卻恰恰相反。不管高露潔系列產品會不會致癌抑或是連自己也不清楚,權威部門需要有一個明確的態度,而沉默則是沒有態度的態度,是什么都可能的投機態度。這將使權威部門的權威性和服務職能大打折扣,而且更為嚴重的是,消費者可能會在對這種態度產生誤讀中使自己權益受損。
在這里我想對權威部門說:關鍵時刻怎能沉默!
姜凌云 (南京)
天文離我們有多遠
北京27個景點測評排名出爐,天文館倒數第一!
很多城市都有自己的天文館,我去年春節回上海探親,一大家人興致勃勃地去浦東,本來想參觀“三館合一”(上海科技館、上海天文館、上海自然博物館)的上海科技館,可一到門口就被打了回來:一張門票100元,我們一家老少僅門票費用就要一千多塊錢。
之前,新加坡《聯合早報》也發表《北京天文館徒有華麗外殼》一文,稱北京天文館存在展覽內容陳舊、單調,票價偏高等問題,這委實讓一直以巨資修建、欲奔“世界第一”的北京天文館很沒面子。
凡是到美國首都華盛頓的游客,除了參觀林肯紀念堂、白宮等名勝外,都會順道一訪這里的博物館,美國國立航空和太空博物館每天放映四至五場的天象節目,每場節目長達一小時,而入場券只收50美分,真可算是便宜到家!而館內人員細致入微的服務,更令人難忘。相比之下,我們城市中的那些天文館,也算是一“景”,這些科技人文景點,與自然景點一樣遭遇不幸:本來是全民財產,本來是開放的,現在圈養起來要收取那么高的費用;不但收費,提供的服務還一團糟;這樣下去,如何是好呀!
畢舸(深圳)
從看客心態想到俠義精神
最近發生在河北衡水市的一幕人間悲劇還是讓我忍不住痛心、憤慨——一名19歲女孩在位于鬧市街頭的公廁如廁時,被尾隨而來的一拾荒男子強奸,女孩奮力掙扎并大聲嘶喊,公廁外面很快聚集一大群人,但竟無一人出手搭救,也無一人報警,等到警察趕來時,女孩已經被污辱了20多分鐘。
記得金庸先生在一次演講中感嘆:現在中國最缺乏的就是俠義精神,比如看到一個流氓在欺負一個姑娘,能夠出手相助的有幾人?此言曾經受到普遍質疑,有一種觀點認為,在現代法治社會,除暴安良的職責由政府承擔,對街頭罪惡應該由警察制止而不能依賴于民間道德熱情。其實,“俠義”二字只是我們祖先對一種強調保護弱者的樸素正義觀的中國式命名,它所體現出來的公民互助精神,也是現代法治社會不可或缺的秩序來源,因為法治不僅意味著政府要依法行政、不得隨意干預社會,法治也要求公民應該具有自治的道德理性與組織力量來維持正常的社會秩序,而不必事事依賴于政府權力。對于侮辱少女等破壞道德秩序的行為,公民保持著最起碼的良知與勇氣,敢于“該出手時就出手”,這將比完全依靠警察叔叔來維護治安更能保護我們的安全,畢竟,政府總有力有不及的時候。
吳鉤(廣州)
說明:因印刷制版錯誤,本刊上期《腦癱患兒改變的一切》和《徐蓮芝拯救他們,然后老去》兩文誤漏“本刊記者曾繁旭”,謹向作者和讀者表示歉意。